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特征及其对地区贫困的影响研究--以苍溪县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前言第11-18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2-15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5-18页
        1.3.1 研究目的第15页
        1.3.2 研究内容第15-17页
        1.3.3 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2章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第18-21页
    2.1 理论依据第18-20页
        2.1.1 农户土地利用行为概念第18页
        2.1.2 贫困概念第18页
        2.1.3 基础理论第18-20页
    2.2 研究方法第20-21页
        2.2.1 文献资料法第20页
        2.2.2 问卷调查法第20页
        2.2.3 GIS空间分析技术第20页
        2.2.4 数理统计分析法第20-21页
第3章 研究区域概述及数据来源第21-24页
    3.1 县域总体概况第21-22页
        3.1.1 自然地理环境概况第21页
        3.1.2 社会经济环境概况第21-22页
    3.2 研究区域概况第22页
        3.2.1 陵江镇第22页
        3.2.2 云峰镇第22页
        3.2.3 永宁镇第22页
    3.3 数据来源及处理第22-24页
第4章 县域土地利用与贫困现状研究第24-32页
    4.1 土地利用结构总体分析第24-27页
    4.2 贫困现状分析第27-32页
        4.2.1 贫困现状第27页
        4.2.2 因子分析第27-30页
        4.2.3 贫困现状分析结果及空间分布特征第30-31页
        4.2.4 土地利用结构与贫困现状分布相关性第31-32页
第5章 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特征及区域差异实证分析第32-39页
    5.1 农户现状调查第32-34页
        5.1.1 农户基本特征第32-33页
        5.1.2 农户户主属性第33页
        5.1.3 家庭人口状况第33-34页
        5.1.4 家庭经济水平第34页
    5.2 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区域差异分析第34-39页
        5.2.1 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特征分析第34-35页
        5.2.2 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区域差异分析第35-39页
第6章 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对贫困的影响分析第39-54页
    6.1 研究区农户贫困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第39-40页
        6.1.1 研究区农户贫困现状第39页
        6.1.2 研究区农户贫困程度影响因素分析第39-40页
    6.2 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对贫困的作用机理第40页
    6.3 土地利用行为差异下农户贫困程度的比较第40-42页
    6.4 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对贫困的影响第42-47页
        6.4.1 模型提出第43页
        6.4.2 变量的选择及说明第43-45页
        6.4.3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第45-47页
    6.5 不同区域土地利用行为对贫困的影响第47-50页
        6.5.1 模型提出第47-48页
        6.5.2 变量的选择及说明第48页
        6.5.3 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第48-50页
    6.6 研究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优化及贫困地区扶贫减贫对策第50-54页
        6.6.1 研究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优化第50-51页
        6.6.2 贫困地区农户扶贫减贫对策第51-54页
第7章 结论与讨论第54-57页
    7.1 结论第54-55页
    7.2 讨论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附录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在校期间实践情况及科研成果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川省县域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及分区研究
下一篇:四川省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