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论文--土地开发与利用论文

四川省县域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及分区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6页
        1.2.1 国外研究进展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进展第13-15页
        1.2.3 研究评述第15-16页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6-23页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6-18页
        2.1.1 研究目标第16页
        2.1.2 研究内容第16页
        2.1.3 论文框架第16-18页
    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8-23页
        2.2.1 研究方法第18-22页
        2.2.2 技术路线第22-23页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第23-29页
    3.1 研究区概况第23-25页
        3.1.1 地理位置第23页
        3.1.2 自然环境概况第23-24页
        3.1.3 社会经济概况第24-25页
    3.2 指标体系构建第25-27页
        3.2.1 指标选取原则第25页
        3.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25-27页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27-29页
        3.3.1 数据来源第27-28页
        3.3.2 数据处理第28-29页
4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模型构建与测度第29-41页
    4.1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构建第29-38页
        4.1.1 模型假设第29页
        4.1.2 变量定义与初始模型构建第29-31页
        4.1.3 信度分析第31-32页
        4.1.4 验证性因子分析第32-36页
        4.1.5 模型结果分析第36-38页
    4.2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水平测度第38-41页
5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时空演变第41-56页
    5.1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时序演变第41-43页
        5.1.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1-42页
        5.1.2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时序差异分析第42-43页
    5.2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空间演变第43-56页
        5.2.1 土地利用单一功能空间分布特征第43-49页
        5.2.2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空间分布特征第49-51页
        5.2.3 土地利用空间演变特征第51-56页
6 四川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分区及对策建议第56-63页
    6.1 两维图论聚类法分区结果第56-57页
    6.2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分区特征第57-61页
    6.3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分区对策建议第61-63页
        6.3.1 社会功能区第61页
        6.3.2 生产功能区第61-62页
        6.3.3 生态功能区第62-63页
7 结论与讨论第63-65页
    7.1 结论第63-64页
    7.2 创新点第64页
    7.3 讨论与不足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致谢第69-70页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韶山市美丽乡村环境景观整治规划策略与实践--以清溪村为例
下一篇: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特征及其对地区贫困的影响研究--以苍溪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