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会工作论文

宁夏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1 绪论第7-17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7-10页
     ·选题背景第7-9页
     ·选题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农民工就业的基本状况第10页
     ·农民工职业流动第10-11页
     ·农民工就业歧视第11-13页
     ·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就业第13-14页
     ·最低工资与农民工就业第14-15页
   ·研究方法第15-17页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第15-16页
     ·研究内容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第16页
     ·研究内容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第16-17页
2 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的相关理论第17-23页
   ·研究农民工就业问题的相关概念第17-18页
     ·农民工第17页
     ·农民工就业第17-18页
   ·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的相关理论第18-23页
     ·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人口流动模型第18-19页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第19-20页
     ·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第20页
     ·平等理论第20页
     ·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第20-23页
3 宁夏农民工就业现状及问题第23-33页
   ·宁夏农民工基本情况第23-27页
     ·年龄和性别构成第23-24页
     ·受教育程度第24页
     ·地区分布情况第24-25页
     ·就业途径第25-26页
     ·就业去向构成第26页
     ·就业和收入情况第26-27页
   ·宁夏农民工就业存在的问题第27-33页
     ·劳动权益保护制度不健全第27-30页
     ·农民工就业中存在大量歧视和不平等现象第30-31页
     ·公共服务体系缺失第31-32页
     ·农民工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第32-33页
4 影响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3-39页
   ·城乡二元结构是主要的制度障碍第33-34页
     ·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第33页
     ·城乡二元的社会保障制度第33-34页
     ·城乡二元的就业体制与二元的劳动力市场第34页
   ·政府职能不到位第34-35页
     ·就业服务职能不完善第34-35页
     ·监督管理职能不足第35页
   ·相关法律保障缺失第35-36页
     ·农民工平等就业相关权利规定不明确第35-36页
     ·农民工就业权利救济操作性不强第36页
   ·企业用工机制不规范第36-37页
   ·农民工缺乏就业竞争力第37-39页
     ·农民工自身的素质不高第37页
     ·农民工自身缺乏维权意识第37页
     ·农民工群体心态发生变化第37-39页
5 国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经验及其教训第39-44页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概况第39-40页
     ·发达和较发达国家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第39-40页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第40页
   ·国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益借鉴第40-42页
     ·消除限制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障碍第40-41页
     ·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41页
     ·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的培训政策第41-42页
     ·注重借助各方面的资金支持第42页
   ·国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教训第42-44页
     ·非同步转移和兼业性第42页
     ·集中型转移第42-44页
6 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对策第44-51页
   ·完善政府就业服务体系第44-46页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提供优越的就业、创业环境第44-45页
     ·加强农民工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第45-46页
     ·建立畅通的投诉渠道,重视农民工利益的保护第46页
   ·改革城乡二元结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第46-48页
     ·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第46-47页
     ·统筹城乡就业,积极变革传统的二元就业制度第47页
     ·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第47-48页
   ·改善企业用工机制第48-49页
     ·杜绝非法行为第48页
     ·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第48-49页
   ·加强社会对农民工的关注第49-50页
     ·加强对农民工维权的舆论监督第49页
     ·成立专门的农民工维权机构第49-50页
   ·务工农民的自我提升第50-51页
     ·积极搜寻就业信息第50页
     ·树立学习意识第50页
     ·树立维权意识第50-51页
7 结束语第51-52页
   ·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第51页
   ·研究展望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附录第56-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治理变革的探索--河南遂平县推行“农家新生活建设”工程的调查与思考
下一篇:新形势下的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