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4 论文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11-12页 |
第2章 贷款利率定价概述 | 第12-21页 |
2.1 贷款定价界定 | 第12页 |
2.2 贷款定价理论基础 | 第12-14页 |
2.2.1 马克思利率决定理论 | 第12-13页 |
2.2.2 古典利率决定理论 | 第13页 |
2.2.3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 | 第13页 |
2.2.4 一般均衡利率决定理论 | 第13-14页 |
2.2.5 信贷配给理论 | 第14页 |
2.3 国外贷款定价方法研究 | 第14-16页 |
2.4 国内贷款定价研究综述 | 第16-21页 |
2.4.1 我国贷款定价的历史演变 | 第16-18页 |
2.4.2 我国贷款定价影响因素研究 | 第18-19页 |
2.4.3 我国现有贷款定价方法研究 | 第19-21页 |
第3章 进贤联社贷款定价现状研究 | 第21-30页 |
3.1 进贤联社简介 | 第21页 |
3.2 进贤联社现行的贷款定价方法 | 第21-26页 |
3.2.1 进贤县联社现行贷款定价的基本原则 | 第21-22页 |
3.2.2 进贤县联社现行贷款定价基本方法 | 第22页 |
3.2.3 进贤县联社贷款定价浮动比率的确定 | 第22-25页 |
3.2.4 计息方式与罚息 | 第25-26页 |
3.3 进贤联社贷款利率测算表 | 第26-28页 |
3.4 进贤联社现有贷款定价方法评析 | 第28-30页 |
3.4.1 信用等级评定方法不健全 | 第28页 |
3.4.2 贷款利率调整比率缺乏合理性 | 第28-29页 |
3.4.3 贷款定价方法缺乏精细化管理 | 第29-30页 |
第4章 RAROC 贷款定价体系探析 | 第30-41页 |
4.1 RAROC 贷款定价方法起源 | 第30页 |
4.2 RAROC 贷款定价方法简述 | 第30-31页 |
4.3 RAROC 贷款定价各项因素确定方法 | 第31-38页 |
4.3.1 资金成本率的确定 | 第32-33页 |
4.3.2 经营成本率的确定 | 第33页 |
4.3.3 资本成本率的确定 | 第33-36页 |
4.3.4 风险成本率的确定 | 第36-38页 |
4.4 RAROC 贷款定价模型与传统定价方法的比较 | 第38-41页 |
第5章 进贤联社 RAROC 定价模型的设计与运用 | 第41-52页 |
5.1 进贤联社实行 RAROC 定价方法的必要性 | 第41-42页 |
5.1.1 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大了信贷利率竞争 | 第41页 |
5.1.2 RAROC 贷款定价方法符合新巴塞尔协议要求 | 第41页 |
5.1.3 RAROC 定价方法提供了精细化的利率管理办法 | 第41-42页 |
5.2 进贤联社实行 RAROC 定价方法的实例研究 | 第42-47页 |
5.2.1 传统定价方法确定的贷款利率 | 第42-43页 |
5.2.2 RAROC 定价方法确定的贷款利率 | 第43-47页 |
5.2.3 其他因素影响 RAROC 贷款定价方法 | 第47页 |
5.3 传统贷款定价方法与 RAROC 定价方法差异性分析 | 第47-49页 |
5.3.1 RAROC 贷款定价方法更加精细化 | 第48页 |
5.3.2 RAROC 贷款定价方法促使与客户的长期合作 | 第48页 |
5.3.3 RAROC 贷款定价方法简化了信贷审批流程 | 第48-49页 |
5.4 进贤联社实施 RAROC 贷款定价的建议 | 第49-52页 |
5.4.1 树立以风险管理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 第49-50页 |
5.4.2 完善信用风险评级系统 | 第50页 |
5.4.3 建立内部资金定价系统 | 第50-52页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第52-5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2-53页 |
6.2 文章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