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绪论 | 第8-10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本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3 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 | 第10页 |
2.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2.1 环境审计方面 | 第10-13页 |
2.1.1 环境审计的概念 | 第10-11页 |
2.1.2 环境审计的目标 | 第11页 |
2.1.3 环境审计的对象、内容和范围 | 第11-12页 |
2.1.4 环境审计报告 | 第12-13页 |
2.2 政府审计结果运用方面 | 第13页 |
2.3 文献简要评价 | 第13-14页 |
3.控制论视角下的环境审计结果运用的基础理论 | 第14-18页 |
3.1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第14-15页 |
3.2 可持续发展观 | 第15-16页 |
3.3 系统论 | 第16-17页 |
3.4 控制论 | 第17-18页 |
4.控制论视角下环境审计结果运用的内容和运用途径 | 第18-22页 |
4.1 审计报告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4.2 运用途径 | 第20-22页 |
4.2.1 审计部门运用审计结果 | 第20-21页 |
4.2.2 环境主管部门运用审计结果 | 第21页 |
4.2.3 纪检监察部门运用审计结果 | 第21-22页 |
5.控制论视角下环境审计结果的作用方式 | 第22-26页 |
5.1 基于控制论的环境审计控制体系 | 第22-23页 |
5.2 环境审计结果的控制作用 | 第23-26页 |
5.2.1 反馈控制 | 第24-25页 |
5.2.2 前馈控制和同期控制 | 第25-26页 |
6.案例分析—以中央节能环保重点专项资金审计为例 | 第26-30页 |
6.1 案例概况 | 第26-28页 |
6.1.1 项目背景 | 第26页 |
6.1.2 审计内容 | 第26-27页 |
6.1.3 审计发现的问题 | 第27页 |
6.1.4 审计结果运用阶段 | 第27-28页 |
6.2 控制论视角下环境审计结果运用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6.2.1 反馈控制方面 | 第28-30页 |
6.2.2 前馈控制和同期控制方面 | 第30页 |
7.控制论视角下优化环境审计结果运用的对策 | 第30-38页 |
7.1 完善环境审计结果运用制度建设 | 第30-33页 |
7.1.1 遵循系统整体性、关联性原则规划好环境审计顶层设计 | 第30-32页 |
7.1.2 认真抓好环境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 第32-33页 |
7.2 加强反馈控制 | 第33-36页 |
7.2.1 负反馈控制方面 | 第33-35页 |
7.2.2 正反馈控制方面 | 第35-36页 |
7.3 加强前馈控制和同期控制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后记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