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导言 | 第11-17页 |
第一章 高管信义义务的基本理论 | 第17-26页 |
第一节 信义义务的源起及演变 | 第17-20页 |
一、信义义务概述 | 第17-18页 |
二、信义义务的源起 | 第18页 |
三、公司法对信义义务的借鉴 | 第18-20页 |
第二节 高管信义义务的内涵 | 第20-23页 |
一、高管的含义——信义义务的承担者 | 第20-22页 |
二、高管信义义务的对象——对谁负有信义义务 | 第22-23页 |
第三节 高管信义义务的内容 | 第23-26页 |
一、注意义务 | 第24页 |
二、忠实义务 | 第24-25页 |
三、注意义务与忠实义务的关系 | 第25-26页 |
第二章 英美注意义务的司法裁判规则 | 第26-35页 |
第一节 注意义务概述 | 第26-28页 |
一、注意义务的定义 | 第26页 |
二、注意义务的内容 | 第26-27页 |
三、注意义务的归责原则 | 第27-28页 |
第二节 英国法上注意义务的司法裁判标准 | 第28-30页 |
一、英国判例法上的注意义务标准演变 | 第28-29页 |
二、英国成文法上的双重注意义务标准 | 第29-30页 |
三、小结 | 第30页 |
第三节 美国法上注意义务的司法裁判标准 | 第30-35页 |
一、美国判例法上的商业判断规则 | 第30-33页 |
二、美国成文法上的注意义务标准 | 第33-35页 |
三、小结 | 第35页 |
第三章 英美忠实义务的司法裁判规则 | 第35-46页 |
第一节 忠实义务概述 | 第35-37页 |
一、忠实义务的定义 | 第35页 |
二、忠实义务的种类 | 第35-36页 |
三、忠实义务的归责原则 | 第36-37页 |
第二节 类型化研究之一——不得进行自我交易的义务 | 第37-41页 |
一、自我交易概述 | 第37-38页 |
二、自我交易的构成要件 | 第38页 |
三、自我交易的英美法律规制 | 第38-41页 |
第三节 类型化研究之二——不得篡夺公司机会的义务 | 第41-46页 |
一、公司机会准则 | 第41页 |
二、公司机会的司法认定 | 第41-44页 |
三、篡夺公司机会的构成要件 | 第44页 |
四、利用公司机会规制的豁免 | 第44-46页 |
第四章 我国公司高管勤勉义务的法律实证研究 | 第46-59页 |
第一节 我国公司高管勤勉义务的立法实证研究 | 第46-51页 |
一、公司高管勤勉义务的立法现状分析 | 第46-49页 |
二、我国勤勉义务立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第49-51页 |
第二节 我国公司高管勤勉义务的司法实证研究 | 第51-56页 |
一、高管违反信义义务案例的总体情况 | 第51-52页 |
二、勤勉义务案例司法裁判实证分析 | 第52-55页 |
三、勤勉义务司法裁判的路径分析 | 第55-56页 |
第三节 高管勤勉义务的立法、司法完善建议 | 第56-59页 |
一、立法完善 | 第56-58页 |
二、司法完善——引入规范的商业判断规则的必要性解说 | 第58-59页 |
第五章 我国公司高管忠实义务的法律实证研究 | 第59-67页 |
第一节 我国公司高管忠实义务的立法实证研究 | 第59-61页 |
一、公司高管忠实义务的立法现状分析 | 第59-60页 |
二、我国忠实义务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 第60-61页 |
第二节 我国公司高管忠实义务的司法实证研究 | 第61-64页 |
一、忠实义务案例司法裁判实证分析 | 第61-64页 |
二、忠实义务司法裁判的路径分析 | 第64页 |
第三节 高管忠实义务的立法完善建议 | 第64-67页 |
一、禁止自我交易的立法完善建议 | 第65-66页 |
二、关于不得篡夺公司机会的立法完善 | 第66-67页 |
结语——公司法是一种平衡的艺术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