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工作流技术在电力冲击负荷接入评估中的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引言第9-13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内容第12-13页
第2章 工作流技术概述第13-18页
    2.1 工作流技术的概念及特点第13-14页
    2.2 工作流技术的发展第14-15页
    2.3 常用工作流技术的比较第15-17页
        2.3.1 jBPM工作流引擎的特点第15-16页
        2.3.2 ccflow工作流引擎的特点第16页
        2.3.3 实现自定义的工作流第16-17页
    2.4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3章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冲击负荷管理平台设计第18-29页
    3.1 冲击负荷管理系统需求分析第18-19页
    3.2 冲击负荷管理系统设计第19-28页
        3.2.1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第19-21页
        3.2.2 输入与输出设计第21-23页
        3.2.3 系统功能模块第23-25页
        3.2.4 工作流模型的设计第25-27页
        3.2.5 接入流程的设计第27-28页
    3.3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4章 冲击负荷平台数据库设计及实现第29-42页
    4.1 对象建模第29-30页
    4.2 冲击负荷平台数据库的设计第30-39页
        4.2.1 数据表及字典表第30-32页
        4.2.2 主要数据表内容及分析第32-35页
        4.2.3 主要字典表内容及分析第35-39页
    4.3 多维数据模型的设计第39-41页
    4.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5章 冲击负荷平台及接入流程的实现第42-63页
    5.1 接入流程主要功能的实现第42-55页
        5.1.1 受理功能的实现第42-49页
        5.1.2 审核评估的实现第49-53页
        5.1.3 批复、供电答复及资料归档的实现第53-55页
    5.2 接入流程可视化的实现第55-60页
        5.2.1 单项目流程可视化第56-57页
        5.2.2 多项目流程可视化第57-58页
        5.2.3 接入流程的主要代码第58-60页
    5.3 多维数据的展示第60-61页
    5.4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6.1 本文总结第63-64页
    6.2 下一步工作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数字校园的可自动填写表单生成器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两层判决和平均存取代价的区域云存储副本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