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1页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金属中氦的基本特性 | 第14-19页 |
·金属中氦的能量参数 | 第15页 |
·氦原子在金属中的迁移 | 第15-17页 |
·氦泡的形成和长大 | 第17页 |
·金属氚化物中氦的存在行为 | 第17-18页 |
·氦的引入方法 | 第18-19页 |
·本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9-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含氢氦薄膜样品制备 | 第22-40页 |
·基体材料选择 | 第22页 |
·磁控溅射氢氦引入技术 | 第22-26页 |
·磁控溅射原理 | 第22-24页 |
·样品制备工艺 | 第24-26页 |
·样品制备过程 | 第26-39页 |
·磁控溅射制备含氢氦钛膜 | 第26-28页 |
·等离子体氢化方法制备氢氦钛膜 | 第28-39页 |
·含氦钛膜的等离子体氢化 | 第29-31页 |
·储氢薄膜的吸氢动力学 | 第31-36页 |
·样品分析 | 第36-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第三章 金属中氢氦浓度分布的离子束分析 | 第40-62页 |
·离子束分析原理 | 第41-47页 |
·卢瑟福背散射分析 | 第41-43页 |
·增强质子背散射 | 第43-45页 |
·弹性反冲探测分析 | 第45-47页 |
·离子束分析装置及能谱分析 | 第47-49页 |
·~4He(p,p)~4He弹性散射截面 | 第49-54页 |
·截面测量靶材的制备 | 第50-51页 |
·~4He(p,p)~4He截面测量 | 第51-53页 |
·误差分析 | 第53-54页 |
·~1H(~(12)C,~1H)~(12)C非卢瑟福散射截面 | 第54-60页 |
·~1H(~(12)C,~1H)~(12)C非卢瑟福散射截面测量 | 第55-57页 |
·反冲法测~1H(~(12)C,~1H)~(12)C非卢瑟福散射截面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第四章 金属钛膜中氢对氦影响的实验分析 | 第62-84页 |
·含氢氦钛膜相结构的XRD分析 | 第62-66页 |
·X射线衍射分析原理 | 第62-63页 |
·含氢氦钛膜相结构的XRD分析结果 | 第63-66页 |
·Ti-H相转变 | 第66页 |
·含氢氦钛膜的氦的热脱附谱分析 | 第66-78页 |
·热脱附谱分析方法 | 第66-70页 |
·热脱附谱分析方法原理 | 第67-68页 |
·实验设备 | 第68-69页 |
·氦的热脱附谱分析 | 第69-70页 |
·含氢氦钛膜的氦的热脱附谱 | 第70-78页 |
·线性升温模式下氢对氦的影响 | 第70-71页 |
·热释放谱比较 | 第71-73页 |
·氦在自由原子阶段的扩散方程 | 第73-75页 |
·恒温退火模式下氢对氦的影响 | 第75-78页 |
·离子束分析方法研究氢对氦的扩散 | 第78-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第五章 金属钛中氢对氦原子存在和扩散行为影响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 第84-118页 |
·第一性原理介绍 | 第84-94页 |
·密度泛函理论 | 第84-85页 |
·绝热近似 | 第85-87页 |
·多粒子系统的薛定谔方程 | 第85-86页 |
·电子运动和离子运动分离 | 第86-87页 |
·哈利特-福克近似 | 第87-89页 |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89-90页 |
·Kohn-Sham方程 | 第90-91页 |
·交换关联能 | 第91-92页 |
·局域密度近似(LDA) | 第91-92页 |
·广义梯度近似(GGA) | 第92页 |
·赝势平面波方面和超软赝势 | 第92-94页 |
·Material Studio和Castep软件介绍 | 第94-95页 |
·简介 | 第94页 |
·参数设置 | 第94-95页 |
·密排六方结构钛中氢对氦原子存在及扩散影响 | 第95-107页 |
·理论模型 | 第95-96页 |
·氢对氦原子在hcp钛中间隙位置的影响 | 第96-102页 |
·氦原子在hcp钛中的间隙位置 | 第96-97页 |
·氢对氦原子在hcp钛中间隙位置的影响 | 第97-99页 |
·氢对氦间隙形成能的影响分析 | 第99-100页 |
·氢对氦原子在hcp钛中占位影响的电荷密度分析 | 第100-101页 |
·氢对氦原子在hcp钛中占位影响的态密度分析 | 第101-102页 |
·氢对氦原子在hcp钛中问隙扩散的影响 | 第102-105页 |
·氦原子在hcp钛中的间隙扩散 | 第103-104页 |
·氢对氦原子在hcp钛中间隙扩散的影响 | 第104-105页 |
·氢对氦原子在hcp钛中受阻问隙扩散的影响 | 第105-107页 |
·氢对氦与空位结合能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氦原子在hcp钛中的受阻问隙扩散 | 第106-107页 |
·氢对氦原子在hcp钛中受阻间隙扩散的影响 | 第107页 |
·氢化钛中氢对氦原子存在及扩散影响 | 第107-115页 |
·氢对氦原子在氢化钛中间隙位置的影响 | 第108-113页 |
·氦原子在氢化钛中的间隙位置 | 第108-110页 |
·氢对氦原子在氢化钛中间隙位置的影响 | 第110-111页 |
·氢对氦原子在氢化钛中占位影响的电荷密度分析 | 第111-112页 |
·氢对氦原子在氢化钛中占位影响的态密度分析 | 第112-113页 |
·氢对氦原子在氢化钛中间隙扩散的影响 | 第113-115页 |
·氦原子在氢化钛中的间隙扩散 | 第113-114页 |
·氢对氦原子在氢化钛中间隙扩散的影响 | 第114-1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1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8-121页 |
致谢 | 第121-122页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22-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