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眼底相机的发展现状研究 | 第10-14页 |
1.2.1 眼底相机的国外发展历史和现状 | 第10-13页 |
1.2.2 眼底相机的国内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3 眼底相机的发展趋势 | 第14页 |
1.4 本文工作介绍 | 第14-17页 |
第2章 眼底相机的工作原理 | 第17-25页 |
2.1 眼睛的生理结构 | 第17-19页 |
2.2 眼睛的光学特性 | 第19-22页 |
2.2.1 眼睛的反射和吸收特性 | 第19-21页 |
2.2.2 人眼安全曝光量 | 第21-22页 |
2.3 眼底相机的工作原理 | 第22-23页 |
2.4 眼底相机的杂光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液体透镜光学系统 | 第25-34页 |
3.1 液体透镜的工作原理 | 第25-28页 |
3.1.1 渐变折射率型液体透镜 | 第25-26页 |
3.1.2 弹性薄膜型液体透镜 | 第26-27页 |
3.1.3 电润湿型液体透镜 | 第27-28页 |
3.2 液体透镜的选择及其光学系统建模 | 第28-33页 |
3.2.1 Arctic316 液体透镜参数 | 第29-31页 |
3.2.2 Arctic316 液体透镜光学系统建模 | 第31-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眼底成像光学系统设计 | 第34-48页 |
4.1 定焦参数计算及技术指标 | 第34-37页 |
4.2 变焦系统计算 | 第37-41页 |
4.2.1 高斯括号 | 第37-38页 |
4.2.2 高斯括号法在变焦系统中的应用 | 第38-40页 |
4.2.3 变焦理想镜头模型 | 第40-41页 |
4.3 系统优化设计结果 | 第41-44页 |
4.4 像质评价 | 第44-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照明系统的优化设计 | 第48-57页 |
5.1 照明方式 | 第48页 |
5.2 照明系统设计 | 第48-49页 |
5.3 消杂光 | 第49-51页 |
5.3.1 角膜的杂光消除方法 | 第49-50页 |
5.3.2 接目物镜的杂光消除方法 | 第50-51页 |
5.4 系统建模及仿真分析 | 第51-55页 |
5.4.1 照明均匀性模拟及光源参数的选择 | 第51-53页 |
5.4.2 消杂光效果模拟 | 第53-5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6章 眼底相机样机的实验 | 第57-62页 |
6.1 眼底相机实验装置 | 第57-59页 |
6.2 样机调焦实验 | 第59-61页 |
6.3 样机消杂光实验 | 第6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本文所做主要工作 | 第62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62-63页 |
本课题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