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20页 |
一、选题的缘由 | 第8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8-15页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第8-10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一) 文献法 | 第16页 |
(二) 观察法 | 第16页 |
(三) 案例分析法 | 第16-17页 |
五、相关概念的解释 | 第17-20页 |
(一) 生命 | 第17页 |
(二) 生命教育 | 第17-18页 |
(三) 理念 | 第18页 |
(四) 教学 | 第18页 |
(五) 小学语文教学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论分析 | 第20-31页 |
一、生命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 | 第20-21页 |
(一) 教育需关注人全面完整的生命 | 第20页 |
(二) 教育需关注人的主体性 | 第20页 |
(三) 教育需关注人的情感 | 第20页 |
(四) 教育需关注人的体验 | 第20-21页 |
二、生命教育理念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依据 | 第21-25页 |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理论 | 第21-22页 |
(二) 生命哲学中的生命哲理 | 第22页 |
(三) 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生命哲理 | 第22-23页 |
(四)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哲理 | 第23-25页 |
三、生命教育理念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势 | 第25-27页 |
(一)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号召 | 第25页 |
(二)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 | 第25-26页 |
(三)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与生命教育相契合 | 第26-27页 |
(四) 小学阶段是进行生命教育的最佳阶段 | 第27页 |
四、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特征 | 第27-31页 |
(一) 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学科特征 | 第27-28页 |
(二) 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学段特征 | 第28页 |
(三) 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 | 第28-31页 |
第三章 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反思 | 第31-40页 |
一、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存在问题 | 第31-36页 |
(一) 过于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 第31-32页 |
(二) 注重权威理解,忽视学生的独特体验 | 第32-33页 |
(三) 过于强调整齐划一,忽视生命的独特性 | 第33-34页 |
(四) 评价方式单一,忽视生命价值取向 | 第34-36页 |
二、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6-40页 |
(一) 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 第36页 |
(二) 教育管理方面的原因 | 第36-38页 |
(三) 教师个人方面的原因 | 第38-40页 |
第四章 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策略 | 第40-46页 |
一、注重“教” “学”结合,激发学生生命的潜能 | 第40-41页 |
二、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 | 第41-42页 |
三、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的生命自由发展 | 第42-44页 |
四、实施个性化教学评价,凸显生命的灵动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注释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研究的课题和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