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高强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电阻率法及微观分析研究水泥水化机理的现状 | 第13-1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2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第17-21页 |
2.1 原材料 | 第17-19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19-21页 |
2.2.1 标准稠度测定试验 | 第19页 |
2.2.2 工作性能试验 | 第19页 |
2.2.3 减水剂掺量试验 | 第19页 |
2.2.4 力学性能试验 | 第19页 |
2.2.5 电阻率试验 | 第19页 |
2.2.6 微观分析试验 | 第19-21页 |
第3章 不同胶凝材料体系的标准稠度及强度效应研究 | 第21-33页 |
3.1 不同胶凝材料体系的标准稠度测定 | 第21-22页 |
3.2 不同稠度下不同胶凝材料体系浆体的强度效应 | 第22-26页 |
3.2.1 不同稠度下C体系浆体的强度效应 | 第22-23页 |
3.2.2 不同稠度下C-S体系浆体的强度效应 | 第23页 |
3.2.3 不同稠度下C-F体系浆体的强度效应 | 第23-24页 |
3.2.4 不同稠度下C-S-F体系浆体的强度效应 | 第24-25页 |
3.2.5 标准稠度下不同胶凝材料体系浆体的强度效应对比分析 | 第25-26页 |
3.3 不同稠度下不同胶凝材料体系混凝土的强度效应 | 第26-32页 |
3.3.1 标准稠度水胶比下不同胶凝材料体系混凝土的减水剂试验 | 第26-28页 |
3.3.2 不同稠度下C体系混凝土的强度效应 | 第28-29页 |
3.3.3 不同稠度下C-S体系混凝土的强度效应 | 第29-30页 |
3.3.4 不同稠度下C-F体系混凝土的强度效应 | 第30页 |
3.3.5 不同稠度下C-S-F体系混凝土的强度效应 | 第30-31页 |
3.3.6 标准稠度下不同胶凝材料体系混凝土的强度效应对比分析 | 第31-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不同稠度下不同胶凝材料体系浆体的电阻率试验研究 | 第33-39页 |
4.1 不同稠度下不同胶凝材料体系浆体的电阻率试验 | 第33-37页 |
4.1.1 不同稠度下C体系浆体的电阻率试验 | 第33-34页 |
4.1.2 不同稠度下C-S体系浆体的电阻率试验 | 第34-35页 |
4.1.3 不同稠度下C-F体系浆体的电阻率试验 | 第35-36页 |
4.1.4 不同稠度下C-S-F体系浆体的电阻率试验 | 第36页 |
4.1.5 标准稠度下不同胶凝材料体系浆体的电阻率对比分析 | 第36-37页 |
4.2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5章 不同稠度下不同胶凝材料体系水化产物的微观分析 | 第39-55页 |
5.1 不同稠度下不同胶凝材料体系浆体的微观分析 | 第39-46页 |
5.1.1 不同稠度下不同胶凝材料体系浆体的XRD分析 | 第39-43页 |
5.1.2 不同稠度下不同胶凝材料体系浆体的SEM分析 | 第43-46页 |
5.2 不同稠度下不同胶凝材料体系混凝土的微观分析 | 第46-54页 |
5.2.1 不同稠度下不同胶凝材料体系混凝土的XRD分析 | 第46-50页 |
5.2.2 不同稠度下不同胶凝材料体系混凝土的SEM分析 | 第50-5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8页 |
6.1 结论 | 第55-56页 |
6.2 展望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4页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