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优化研究
| 摘要 | 第7-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1 引言 | 第11-16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2.3 综述小结 | 第14-16页 |
| 2 研究意义、内容及方法 | 第16-21页 |
| 2.1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6页 |
| 2.1.1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 2.1.2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 2.2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采集 | 第16-19页 |
| 2.2.1 研究区概况 | 第16-18页 |
| 2.2.2 数据采集与处理 | 第18-19页 |
| 2.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 2.3.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 2.3.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2.3.3 技术路线 | 第20页 |
| 2.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 3 城镇化发展与城乡土地利用时空格局 | 第21-32页 |
| 3.1 城镇化发展历程 | 第21-23页 |
| 3.1.1 改革开放前:过程曲折 | 第21-22页 |
| 3.1.2 改革开放后:进程落后 | 第22-23页 |
| 3.2 城乡体系特点 | 第23-26页 |
| 3.2.1 分散发展格局,内聚能力弱 | 第23-25页 |
| 3.2.2 城镇体系呈明显的首位分布特征 | 第25-26页 |
| 3.3 城乡土地利用时空变化 | 第26-31页 |
| 3.3.1 城乡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过程 | 第26-28页 |
| 3.3.2 城乡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 第28-31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4 城乡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研究 | 第32-41页 |
| 4.1 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特征 | 第32-36页 |
| 4.1.1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分析 | 第32-34页 |
| 4.1.2 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特征 | 第34-36页 |
| 4.2 灰色关联度方法 | 第36-37页 |
| 4.3 城乡建设用地灰色关联度计算 | 第37-38页 |
| 4.3.1 城镇工矿用地灰色关联度计算 | 第37-38页 |
| 4.3.2 农村居民点用地灰色关联度计算 | 第38页 |
| 4.4 城乡建设用地扩展驱动力分析 | 第38-40页 |
| 4.4.1 城镇工矿用地扩张驱动力分析 | 第38-39页 |
| 4.4.2 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驱动力分析 | 第39-40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5 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优化 | 第41-56页 |
| 5.1 城乡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 第41-50页 |
| 5.1.1 模型构建 | 第41-44页 |
| 5.1.2 城乡土地利用功能区分区结果 | 第44-46页 |
| 5.1.3 城乡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结果 | 第46-47页 |
| 5.1.4 城乡土地利用布局方案设计 | 第47-50页 |
| 5.2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优化 | 第50-55页 |
| 5.2.1 GM(1,1)模型 | 第50-51页 |
| 5.2.2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优化 | 第51-52页 |
| 5.2.3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优化设计 | 第52-55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6 结论与讨论 | 第56-57页 |
| 6.1 结论 | 第56页 |
| 6.2 讨论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