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18页 |
一、 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一) 美国营利性高校的发展历史 | 第12-13页 |
(二) 美国营利性高校在当代崛起的原因 | 第13页 |
(三) 美国营利性高校的办学模式与运营特点 | 第13-14页 |
(四) 政府和相关认证机构等对营利性高校的规范与监管 | 第14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四、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4-18页 |
(一) 营利性大学(For-Profit University) | 第14-16页 |
(二)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第16-17页 |
(三) 认证(Accreditation) | 第17-18页 |
第一章 美国营利性大学质量保障体系 | 第18-28页 |
一、 美国营利性大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发展历程 | 第18-22页 |
(一) 殖民地时期到二战前:无质量保障体系的自主发展阶段 | 第18-19页 |
(二) 二战后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营利性大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形成阶段 | 第19-21页 |
(三)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营利性大学质量保障体系逐渐走向成熟阶段 | 第21-22页 |
二、 美国营利性大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 | 第22-28页 |
(一) 美国营利性大学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 | 第22-27页 |
(二) 营利性大学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凤凰城大学(University of Phoenix)的现状 | 第28-44页 |
一、 凤凰城大学的概况 | 第28-30页 |
(一) 凤凰城大学的发展历程 | 第28页 |
(二) 使命和任务 | 第28-29页 |
(三) 学习目标 | 第29页 |
(四) 办学理念 | 第29-30页 |
二、 凤凰城大学办学取得的成绩 | 第30-44页 |
(一) 管理维度 | 第31页 |
(二) 声誉维度 | 第31-33页 |
(三) 人才维度 | 第33-34页 |
(四) 学生满意度 | 第34-35页 |
(五) 认证标准 | 第35-36页 |
(六) 信息素养 | 第36-38页 |
(七) 全国学生学习投入调查 | 第38-39页 |
(八) 学习成绩与进步 | 第39-42页 |
(九) 负担能力和投资回报率 | 第42-44页 |
第三章 凤凰城大学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 | 第44-64页 |
一、 凤凰城大学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 | 第44-49页 |
(一) 凤凰城大学获得的认证(Accreditation) | 第44-47页 |
(二) 凤凰城大学获得的认可(Recognition) | 第47-48页 |
(三) 凤凰城大学获得的州的监管 | 第48-49页 |
二、 凤凰城大学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具体运作 | 第49-64页 |
(一) 高等教育委员会(HLA)的具体运作 | 第49-55页 |
(二) 商业学院与专业协会(ACBSP)的具体运作 | 第55-58页 |
(三) 高等教育认证理事会(CHEA)的具体运作 | 第58-60页 |
(四) 美国联邦教育部(USDE)的具体运作 | 第60-62页 |
(五) 私立中学后教育理事会(BPPE)的具体运作 | 第62-64页 |
第四章 凤凰城大学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 第64-72页 |
一、 招生 | 第64-65页 |
(一) 服务特定人群 | 第64-65页 |
(二) 入学条件 | 第65页 |
二、 教师招聘 | 第65-66页 |
(一) 申请阶段 | 第65-66页 |
(二) 前服务阶段 | 第66页 |
(三) 持续提高和考核阶段 | 第66页 |
三、 专业与课程设置 | 第66-68页 |
(一) 异于传统的课程设置 | 第66-67页 |
(二) 专业的课程设计团队 | 第67页 |
(三) 自上而下的课程设计过程 | 第67-68页 |
四、 教学质量控制 | 第68-70页 |
(一) 以讨论为主的小班教学 | 第68页 |
(二) E-learning 支持的在线学习服务 | 第68-69页 |
(三) 贯穿全程的学习咨询服务 | 第69-70页 |
五、 就业指导 | 第70-72页 |
(一) 职业辅导体系 | 第70-72页 |
第五章 凤凰城大学质量保障体系对我国民办高校的启示 | 第72-80页 |
一、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评估的现状 | 第72-75页 |
(一) 民办高校的含义 | 第72-73页 |
(二) 我国民办高校教育评估的基本情况 | 第73-74页 |
(三) 当前民办高校教育评估存在的问题 | 第74-75页 |
三、 凤凰城大学质量保障体系对我国民办高校的启示 | 第75-80页 |
(一) 我国民办高校借鉴凤凰城大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 | 第75-77页 |
(二) 凤凰城大学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对我国民办高校的启示 | 第77-78页 |
(三) 凤凰城大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对我国民办高校的启示 | 第78-80页 |
结语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