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辩诉交易制度的起源、发展和现状 | 第8-12页 |
第一节 辩诉交易制度的基本概念 | 第8-9页 |
第二节 辩诉交易的起源和发展 | 第9-10页 |
第三节 辩诉交易制度的现状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我国构建辩诉交易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 第12-17页 |
第一节 犯罪率不断攀升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司法资源短缺 | 第13-14页 |
第三节 控诉风险逐渐加大 | 第14-15页 |
第四节 缺乏疑案解决机制 | 第15-17页 |
第三章 我国构建辩诉交易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第17-30页 |
第一节 我国引入辩诉交易的可能障碍 | 第17-26页 |
一、实用主义价值观——辩诉交易的哲学基础 | 第17-18页 |
二、当事人主义抗辩式诉讼制度——辩诉交易的结构基础 | 第18-21页 |
三、沉默权制度和证据开示制度——辩诉交易的制度基础 | 第21-23页 |
四、刑事诉讼的契约观——辩诉交易的文化基础 | 第23-26页 |
第二节 我国引入辩诉交易的有利条件 | 第26-30页 |
一、"以和为贵"及"厌讼"的传统思想 | 第26-27页 |
二、我国已存在的类似辩诉交易的行为 | 第27-28页 |
三、刑事案件普通程序简易审与辩诉交易制度 | 第28-30页 |
第四章 我国辩诉交易制度的构建 | 第30-39页 |
第一节 我国辩诉交易制度的本体构建 | 第30-35页 |
一、我国辩诉交易制度的案件适用范围 | 第30-31页 |
二、我国辩诉交易制度的内容 | 第31-32页 |
三、我国辩诉交易制度的主体 | 第32-33页 |
四、我国辩诉交易制度的程序 | 第33-35页 |
第二节 我国辩诉交易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造和构建 | 第35-39页 |
一、证据开示制度的构建 | 第35-36页 |
二、沉默权制度的构建 | 第36-37页 |
三、检察官起诉裁量权和量刑建议权的确立 | 第37-38页 |
四、刑事律师辩护权的保障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