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钛植入体切削氧化膜形成及耐腐蚀性研究
CONTENTS | 第7-9页 |
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2 种植体的研究概况 | 第13-18页 |
1.3 钛及其合金的表面改性 | 第18-20页 |
1.4 钛及钛合金切削温度的研究 | 第20-22页 |
1.5 存在的问题及课题的提出 | 第22-23页 |
1.6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纯钛氧化热力学分析 | 第25-31页 |
2.1 热力学条件分析 | 第25-28页 |
2.1.1 金属氧化过程 | 第25-26页 |
2.1.2 金属氧化热力学 | 第26-28页 |
2.3 富氧气氛下氧化膜生成理论分析 | 第28-30页 |
2.3.1 标准状态下理论计算 | 第28-29页 |
2.3.2 吉布斯自由能函数法计算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纯钛TA2的切削及表面形貌观察与分析 | 第31-47页 |
3.1 车削温度的模拟仿真 | 第31-35页 |
3.1.1 Deform-3D预处理设置 | 第32页 |
3.1.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2-35页 |
3.2 切削加工实验 | 第35-38页 |
3.2.1 实验目的 | 第35页 |
3.2.2 实验系统 | 第35-38页 |
3.3 结果分析 | 第38-40页 |
3.4 光学显微镜观察实验 | 第40-43页 |
3.4.1 钛及钛合金氧化发色机理 | 第40-41页 |
3.4.2 钛及钛合金表面氧化着色工艺 | 第41-42页 |
3.4.3 观察结果 | 第42-43页 |
3.5 表面成分分析 | 第43-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模拟体液环境腐蚀 | 第47-59页 |
4.1 实验方法 | 第47-49页 |
4.1.1 实验材料及处理方法 | 第48页 |
4.1.2 实验设备与电解液的配制 | 第48-49页 |
4.2 腐蚀损伤形貌分析 | 第49-54页 |
4.3 腐蚀损伤分析 | 第54-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9页 |
第5章 模拟体液的电化学测试研究 | 第59-71页 |
5.1 三电极体系原理 | 第60-61页 |
5.2 实验系统 | 第61-63页 |
5.2.1 实验电极和电解质 | 第61-62页 |
5.2.2 实验仪器与参数 | 第62-63页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3-66页 |
5.3.1 Tafel曲线图分析 | 第63-65页 |
5.3.2 阳极极化曲线分析 | 第65-66页 |
5.4 腐蚀速度计算 | 第66-7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