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9页 |
1.1 维生素营养的研究进展 | 第10-16页 |
1.1.1 脂溶性维生素 | 第10-12页 |
1.1.2 水溶性维生素 | 第12-14页 |
1.1.3 维生素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第14-16页 |
1.2 饲料加工和贮存对维生素的影响 | 第16-20页 |
1.2.1 原料加工和储存对饲料中维生素的影响 | 第16-17页 |
1.2.2 配合饲料加工对维生素的影响 | 第17-19页 |
1.2.3 贮存对饲料中维生素的影响 | 第19-20页 |
1.3 纳米乳的研究进展 | 第20-27页 |
1.3.1 纳米乳的结构类型 | 第21-22页 |
1.3.2 纳米乳的处方组成 | 第22-24页 |
1.3.3 纳米乳的制备方法 | 第24-26页 |
1.3.4 纳米乳的优点与应用 | 第26-27页 |
1.4 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第27页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复合维生素纳米乳的制备及品质鉴定 | 第29-38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9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29-31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5页 |
2.3 讨论 | 第35-37页 |
2.3.1 复合维生素纳米乳的制备 | 第35-36页 |
2.3.2 复合维生素纳米乳中维生素的品质鉴定 | 第36-37页 |
2.4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对生长獭兔生长、免疫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第38-46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8-40页 |
3.1.1 试验动物与药品 | 第38页 |
3.1.2 试验设计 | 第38页 |
3.1.3 基础日粮 | 第38-39页 |
3.1.4 饲养管理 | 第39页 |
3.1.5 样品采集及指标测定 | 第39-40页 |
3.1.6 数据处理 | 第40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3.2.1 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对生长獭兔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3.2.2 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对生长獭兔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3.2.3 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对生长獭兔血液抗氧化指标含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 讨论 | 第43-45页 |
3.3.1 饮水添加复合维生素对獭兔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43页 |
3.3.2 饮水添加复合维生素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43-45页 |
3.3.3 饮水添加复合维生素对动物血液抗氧化指标含量的影响 | 第45页 |
3.4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对生长獭兔肠道结构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 第46-61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6-49页 |
4.1.1 试验动物与药品 | 第46页 |
4.1.2 试验方法 | 第46-49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9-57页 |
4.2.1 獭兔回肠、蚓突显微结构观察 | 第49-51页 |
4.2.2 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对獭兔回肠、蚓突形态结构的影响 | 第51-53页 |
4.2.3 OTUs聚类及物种注释结果 | 第53-55页 |
4.2.4 α-多样性分析 | 第55页 |
4.2.5 β-多样品比较分析 | 第55-57页 |
4.3 讨论 | 第57-60页 |
4.3.1 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对生长獭兔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57-59页 |
4.3.2 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对生长獭兔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 第59-60页 |
4.4 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 第61-62页 |
5.1 结论 | 第61页 |
5.2 创新点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附录 | 第70-72页 |
附录一 主要仪器设备 | 第70-71页 |
附录二 肠道组织切片制作方法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作者简介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