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水生植物学论文

着生藻类及其生态种组对微时空变化的响应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9页
    1.1 国内外着生藻类研究现状与进展第14-23页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2页
        1.1.2 着生藻类研究及应用进展展望第22-23页
    1.2 国内外生态种组研究进展第23-25页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5-29页
        1.3.1 研究内容第25-26页
        1.3.2 研究意义第26-29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第29-39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29页
    2.2 样地布设和采样周期第29-32页
    2.3 调查内容及方法第32-34页
        2.3.1 水质理化指标及测定方法第32-33页
        2.3.2 样品采集及鉴定方法第33-34页
    2.4 数据计算与分析第34-39页
        2.4.1 优势种计算第34页
        2.4.2 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第34-35页
        2.4.3 种间联结性的计算第35-36页
        2.4.4 Spearman秩种间关系相关计算第36页
        2.4.5 相关性分析第36-37页
        2.4.6 模糊集合标准化处理方法第37-39页
第三章 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分析第39-61页
    3.1 平水期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第39-46页
        3.1.1 平水期着生藻类种类组成第39-40页
        3.1.2 平水期着生藻类群落空间变化第40-46页
    3.2 枯水期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第46-52页
        3.2.1 枯水期着生藻类种类组成第46-47页
        3.2.2 枯水期着生藻类群落空间变化第47-52页
    3.3 丰水期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第52-58页
        3.3.1 丰水期着生藻类种类组成第52-53页
        3.3.2 丰水期着生藻类群落空间变化第53-58页
    3.4 讨论与小结第58-61页
第四章 着生藻类主要物种种间联结及生态种组第61-79页
    4.1 平水期主要物种种间联结及生态种组划分第62-67页
        4.1.1 平水期主要物种种间联结性与相关性第62-64页
        4.1.2 平水期主要着生藻类Spearman秩相关系数及生态种组种第64-67页
    4.2 枯水期主要物种种间联结及生态种组划分第67-72页
        4.2.1 枯水期主要物种种间联结性与相关性第67-69页
        4.2.2 枯水期主要着生藻类Spearman秩相关系数及生态种组种第69-72页
    4.3 丰水期主要物种种间联结及生态种组划分第72-77页
        4.3.1 丰水期主要物种种间联结性与相关性第72-74页
        4.3.2 丰水期主要着生藻类Spearman秩相关系数及生态种组种第74-77页
    4.4 讨论与小结第77-79页
第五章 环境因子与着生藻类及其生态种组的关系第79-86页
    5.1 平水期着生藻类的时间变化特征及水质因子对生态种组的驱动第80-81页
        5.1.1 平水期着生藻类的时间变化特征第80页
        5.1.2 平水期着生藻类生态种组与理化因子的关系第80-81页
    5.2 枯水期着生藻类的时间变化特征及水质因子对生态种组的驱动第81-83页
        5.2.1 枯水期着生藻类的时间变化特征第81-82页
        5.2.2 枯水期着生藻类生态种组与理化因子的关系第82-83页
    5.3 丰水期着生藻类的时间变化特征及水质因子对生态种组的驱动第83-84页
        5.3.1 丰水期着生藻类的时间变化特征第83页
        5.3.2 丰水期着生藻类生态种组与理化因子的关系第83-84页
    5.4 讨论与小结第84-86页
第六章 着生藻类对水质的生物评价及其生态种组的指示作用第86-100页
    6.1 平水期着生藻类对水质的生物评价及其生态种组的指示作用第87-91页
        6.1.1 平水期优势种及其对水质的指示第87-89页
        6.1.2 生物指数对平水期水质的综合评价第89-91页
    6.2 枯水期着生藻类对水质的生物评价及其生态种组的指示作用第91-94页
        6.2.1 枯水期优势种及其对水质的指示第91-92页
        6.2.2 生物指数对枯水期水质的综合评价第92-94页
    6.3 丰水期着生藻类对水质的生物评价及其生态种组的指示作用第94-98页
        6.3.1 丰水期优势种及其对水质的指示第94-96页
        6.3.2 生物指数对丰水期水质的综合评价第96-98页
    6.4 讨论与小结第98-100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00-104页
    7.1 本研究主要结论第100-103页
        7.1.1 着生藻类群落结构第100-101页
        7.1.2 着生藻类群落微时空变化第101页
        7.1.3 樱桃河着生藻类优势种及水质评价第101-102页
        7.1.4 着生藻类生态种组与环境因子关系及其指示作用第102-103页
    7.2 展望第103-104页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项目第104-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7页
后记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淋巴特异的酪氨酸磷酸酶(LYP)的非竞争性抑制剂NC1的发现及其抑制机制的研究
下一篇:乙酰胆碱对海马Theta节律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