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春风斗古城》的跨文本研究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1-2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第一章 《野火春风斗古城》不同文本的主题表达 | 第20-32页 |
第一节 小说:英雄传奇革命赞歌 | 第21-23页 |
第二节 电影:革命风云中的女性成长 | 第23-27页 |
第三节 两版电视剧:忠实原著与家国情怀表达 | 第27-31页 |
一、1995版电视剧 | 第27-29页 |
二、2005版电视剧 | 第29-31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二章 《野火春风斗古城》不同文本人物形象的变迁 | 第32-59页 |
第一节 、革命英雄:杨晓冬 | 第32-41页 |
一、小说:成熟的革命战士 | 第32-34页 |
二、电影:符号化了的政治说教员 | 第34-36页 |
三、两版电视剧:人性化与传奇色彩的展现 | 第36-39页 |
四、杨晓冬人物形象的变迁 | 第39-41页 |
第二节 革命女性:银环 | 第41-48页 |
一、小说:不断成长中的女性革命者 | 第41-43页 |
二、电影:幼稚到成熟转变的女战士 | 第43-44页 |
三、两版电视剧:成长性与革命性的展现 | 第44-46页 |
四、银环人物形象的变迁 | 第46-48页 |
第三节 革命母亲:杨母 | 第48-52页 |
一、小说:充满革命精神的慈母形象 | 第48-49页 |
二、影视剧:革命性的延续与生活化气息的增添 | 第49-51页 |
三、杨母人物形象的变迁 | 第51-52页 |
第四节 革命叛徒:高自萍 | 第52-59页 |
一、小说:自私软弱的扁平化人物 | 第52-54页 |
二、影视剧:矛盾复杂的人性情感表达 | 第54-57页 |
三、高自萍的人物形象变迁 | 第57-59页 |
第三章 《野火春风斗古城》不同文本叙事策略的安排 | 第59-89页 |
第一节 叙事时空 | 第60-70页 |
一、叙事时间:线性叙事时序下的时间伸缩 | 第60-65页 |
二、叙事空间:从写实走向写意的空间展现 | 第65-70页 |
第二节 叙事情节 | 第70-81页 |
一、英雄受难情节 | 第71-76页 |
二、爱情情节 | 第76-81页 |
第三节 叙事节奏 | 第81-89页 |
一、叙述的疏密程度 | 第81-83页 |
二、人物情绪起伏 | 第83-87页 |
三、文本结构安排 | 第87-89页 |
第四章 《野火春风斗古城》不同文本的修辞运用 | 第89-100页 |
第一节 从小说到影视剧的文学修辞 | 第89-92页 |
第二节 从电影到电视剧的影视修辞 | 第92-100页 |
一、特写修辞 | 第93-96页 |
二、声音修辞 | 第96-100页 |
结语 | 第100-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8-109页 |
致谢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