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佛教论文--对佛教的分析和研究论文

密教佛顶部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8-11页
绪论第11-27页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第11-22页
    二、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22-27页
第一章 佛顶部的形成第27-59页
    第一节 佛顶部界定第27-34页
        一、佛顶部概念第28-31页
        二、佛顶部经轨第31-32页
        三、佛顶部僧侣第32-34页
        四、佛顶部信仰第34页
    第二节 佛顶法的形成第34-39页
        一、佛顶法第35-36页
        二、佛顶法形成的背景第36-39页
    第三节 佛顶佛的形成第39-59页
        一、佛顶佛第39-41页
        二、佛顶佛形成的原因第41-59页
第二章 佛顶部经轨及其理论基础第59-89页
    第一节 佛顶部经轨第59-76页
        一、佛顶部经轨界定第60页
        二、佛顶部经轨形成第60-65页
        三、佛顶部经轨目录第65-71页
        四、佛顶部经轨体系第71-75页
        五、佛顶部经轨的地位与影响第75-76页
    第二节 佛顶法的理论基础第76-89页
        一、涅槃佛性思想与佛顶法第78-80页
        二、菩提心思想与佛顶法第80-82页
        三、般若性空思想与佛顶法第82-83页
        四、净土思想与佛顶法第83-89页
第三章 佛顶部神祇及密法第89-151页
    第一节 佛顶部神祇概述第92-97页
    第二节 佛顶佛及其密法第97-110页
        一、佛顶佛体系第97-102页
        二、佛顶佛密法第102-110页
    第三节 佛顶轮王及一字佛顶轮王第110-127页
        一、佛顶轮王概述第111-113页
        二、佛顶轮王的形成第113-117页
        三、一字佛顶轮王第117-118页
        四、一字佛顶轮王法第118-127页
    第四节 尊胜佛顶及其密法第127-141页
        一、尊胜佛顶渊源第127-129页
        二、尊胜佛顶法第129-137页
        三、尊胜佛顶信仰及影响第137-141页
    第五节 佛顶曼荼罗象征第141-151页
第四章 佛顶佛造像第151-171页
    第一节 对“大日如来”说的质疑第152-154页
    第二节 对“菩提瑞像”说的再检讨第154-158页
        一、瑞像、菩提树像、菩提瑞像第155-157页
        二、菩提瑞像说的理论缺陷第157-158页
    第三节 佛顶佛的勃兴与造像的流行第158-171页
        一、佛顶法兴起与菩提树像流行第159-161页
        二、降魔法与菩提树下施降魔印造式第161-163页
        三、天冠、转轮王与菩提树像第163-166页
        四、菩提树像、佛顶佛及毗卢遮那佛第166-168页
        五、经典、造像及信仰第168-171页
第五章 佛顶部的地位和影响第171-195页
    第一节 佛顶轮王法对金刚界密法的影响第171-182页
        一、佛顶与金刚顶第172-176页
        二、一字顶轮王与金刚界大日如来第176-178页
        三、金刚界密法中的佛顶轮王法第178-181页
        四、一字轮王法中的“五部”说第181-182页
    第二节 佛顶法与政治权力的互动第182-195页
        一、作为最高统治者的转轮王第183-185页
        二、作为佛教最高神灵的转轮王第185-186页
        三、政治性与宗教性合二为一的顶轮王第186-195页
结语第195-203页
    一、承上启下的佛顶部第195-197页
    二、佛顶部密法的特点第197-199页
    三、佛顶部密法的影响第199-203页
参考文献第203-223页
致谢第223-225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225-226页

论文共2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文化批判理论研究
下一篇:两周时期华夷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