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概述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CIM模型的应用现状 | 第9-10页 |
·输配电网分析软件的研究现状 | 第10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输配电网分析平台的基本架构 | 第11-14页 |
·系统设计原则 | 第11页 |
·系统的模式 | 第11-12页 |
·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 | 第12-13页 |
·服务器中数据库和组件的作用 | 第13-14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4-15页 |
2 公共信息模型分析 | 第15-23页 |
·概述 | 第15页 |
·CIM建模表示方法 | 第15页 |
·输配电网分析平台中应用到的CIM包 | 第15-17页 |
·类和类之间的关系 | 第17-19页 |
·继承关系 | 第17-18页 |
·关联关系 | 第18页 |
·聚集关系 | 第18-19页 |
·CIM模型的实例和相应的扩展 | 第19-22页 |
·CIM模型的实例 | 第19-21页 |
·CIM模型的扩展 | 第21-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3 输配电网分析平台中用到的关键技术的研究 | 第23-30页 |
·数据库技术 | 第23-25页 |
·数据库系统模型 | 第23-24页 |
·几种重要的数据库 | 第24页 |
·FastDB实时内存数据库 | 第24-25页 |
·原型系统中使用的数据库技术 | 第25页 |
·工厂方法模式 | 第25-27页 |
·简单工厂模式 | 第26-27页 |
·工厂方法模式 | 第27页 |
·设计模式在原型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 第27页 |
·.NET Remoitng技术 | 第27-29页 |
·.NET Remoting技术 | 第28页 |
·.NET Remoting原理 | 第28-29页 |
·应用.NET Remoting的三个步骤 | 第29页 |
·原型系统中使用的分布式技术 | 第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4 数据库的构建 | 第30-41页 |
·在关系数据库中建立CIM模型 | 第30-32页 |
·分析设计 | 第30-31页 |
·建立CIM数据库 | 第31-32页 |
·在FastDB内存数据库中建立CIM模型 | 第32-33页 |
·分析设计 | 第32-33页 |
·建立CIM数据库 | 第33页 |
·构造数据字典 | 第33-37页 |
·类和属性信息表 | 第34-36页 |
·继承表 | 第36页 |
·关联表 | 第36-37页 |
·聚集关联表 | 第37页 |
·数据类型的定义 | 第37-38页 |
·算例分析 | 第38-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5 输配电网的拓扑分析 | 第41-50页 |
·基于CIM的电网模型 | 第41-42页 |
·拓扑模型 | 第41-42页 |
·输配电网综合模型 | 第42页 |
·网络拓扑分析 | 第42-46页 |
·生成开关/节点模型的拓扑分析 | 第43-44页 |
·生成母线/支路模型的拓扑分析 | 第44-45页 |
·局部拓扑分析 | 第45-46页 |
·算例分析 | 第46-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6 实时数据库CIM模型接口的实现 | 第50-63页 |
·概述 | 第50页 |
·基本概念 | 第50-51页 |
·接口 | 第50-51页 |
·资源描述框架RDF | 第51页 |
·系统平台的接口分析 | 第51-52页 |
·数据访问设施(DAF)的实现 | 第52-55页 |
·DAF数据互操作过程 | 第52页 |
·ResourceIDService接口的实现 | 第52页 |
·ResourceDescriptionService接口的实现 | 第52-53页 |
·ResourceDescriptionIterator接口的实现 | 第53-54页 |
·ResourceQueryService接口的实现 | 第54-55页 |
·通用数据访问(GDA)的实现 | 第55-59页 |
·读访问 | 第56-57页 |
·写访问 | 第57-59页 |
·应用实例 | 第59页 |
·高速数据访问(HSDA)的实现 | 第59-61页 |
·数据浏览 | 第60页 |
·数据交换 | 第60-61页 |
·关于输配电网中接口应用的几点说明 | 第61-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7 系统测试 | 第63-72页 |
·测试方案 | 第63页 |
·测试实例 | 第63-65页 |
·测试结果 | 第65-71页 |
·基本数据操作的测试 | 第65-69页 |
·调用潮流计算的测试 | 第69-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8 结论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