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文化专题研究论文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文化营造研究--以庆阳坝村路烛节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9-16页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及研究意义第9-11页
        一、选题缘由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第11-14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第三节 研究目标拟解决的问题第14-16页
        一、研究目标第14页
        二、拟解决的问题第14-16页
第一章 庆阳坝的历史与文化第16-28页
    第一节 庆阳坝村的历史与发展第16-18页
        一、历史沿革第16-17页
        二、发展现状第17-18页
    第二节 庆阳坝村民的日常生活第18-23页
        一、庆阳坝的自然生态第18-19页
        二、庆阳坝的文化特色第19-23页
    第三节 庆阳坝村公共文化体系第23-28页
        一、历史文化风貌第23-25页
        二、庆阳坝的节日体系第25-27页
        三、从送年到路烛节第27-28页
第二章 庆阳坝村的路烛节第28-37页
    第一节 路烛节的起源与发展第28-32页
        一、与路烛节起源相关的传说第28-30页
        二、从传统习俗到现代节日的转变第30-32页
    第二节 路烛节的节日活动第32-37页
        一、路烛节的活动定型第32页
        二、传统的习俗第32-35页
        三、外来文化的融入与发展第35-37页
第三章 庆阳坝路烛节的运作模式第37-42页
    第一节 政府的引导第37-38页
    第二节 地方精英的号召第38-39页
    第三节 村民的参与和推动第39-40页
    第四节 游客的凝视第40-42页
第四章 庆阳坝路烛节的文化功能第42-49页
    第一节 节日的象征意义第42-44页
    第二节 情感联系功能第44-45页
    第三节 文化传承与传播功能第45-49页
        一、文化的认知、实践与吸纳第45-46页
        二、文化的自觉与认同第46-49页
第五章 庆阳坝特色村寨文化营造的路径第49-57页
    第一节 庆阳坝路烛节的传承与变迁第49-50页
        一、庆阳坝路烛节的传承现状第49-50页
        二、庆阳坝路烛节的功能变迁第50页
    第二节 庆阳坝路烛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第50-54页
        一、村民能动意识的增加第51-52页
        二、政府部门的扶持第52-53页
        三、企业村寨的协作共赢第53-54页
    第三节 特色村寨文化营造的相关原则第54-57页
        一、文化本真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第54-55页
        二、文化自觉与文化采借相结合的原则第55-56页
        三、文化整体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第56-57页
结语和反思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5页
附录第65-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庆市C区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下一篇:中国城市建设文化的技术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