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符号注释表 | 第14-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4页 |
1.1 干气密封发展简介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1.1 干气密封技术发展简史 | 第15-16页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1.3 典型端面结构 | 第17-18页 |
1.2 干气密封的工作原理 | 第18-20页 |
1.2.1 密封性能参数 | 第19-20页 |
1.2.2 密封面加工槽的动压效应 | 第20页 |
1.3 干气密封接触摩擦简介 | 第20-21页 |
1.4 本论文研究意义、内容、目的及创新性 | 第21-23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21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4.3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1.4.4 创新性 | 第22-23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2章 螺旋槽干气密封端面摩擦系数的测试试验 | 第24-35页 |
2.1 试件及试验参数 | 第24-30页 |
2.1.1 试样参数 | 第24页 |
2.1.2 密封环端面材料 | 第24-26页 |
2.1.3 试样的加工 | 第26-30页 |
2.2 试验测试装置 | 第30-32页 |
2.2.1 端面摩擦磨损试验机简介 | 第30-31页 |
2.2.2 端面摩擦磨损试验测试装置 | 第31-32页 |
2.2.3 表面形貌测量设备 | 第32页 |
2.3 摩擦磨损试验内容 | 第32-34页 |
2.3.1 试验方案 | 第33-34页 |
2.3.2 试验步骤 | 第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干摩擦条件下光面环摩擦系数的分析 | 第35-60页 |
3.1 类金刚石薄膜简介 | 第35-38页 |
3.1.1 镀膜技术简介 | 第35-36页 |
3.1.2 表面形貌的简介 | 第36-38页 |
3.3 同种工况下两种不同摩擦副材料的摩擦系数对比分析 | 第38-44页 |
3.3.1 不同摩擦副材料摩擦系数随着时间的变化 | 第38-40页 |
3.3.2 不同摩擦副材料平均摩擦系数的变化 | 第40-42页 |
3.3.3 摩擦系数的波动性分析 | 第42-44页 |
3.4 不同工况下两端面摩擦系数的对比 | 第44-49页 |
3.4.1 载荷对端面间摩擦系数的影响 | 第44-46页 |
3.4.2 转速对端面间摩擦系数的影响 | 第46-47页 |
3.4.3 载荷和转速对摩擦系数波动性的影响 | 第47-49页 |
3.5 不同螺旋角度下摩擦系数的对比分析 | 第49-58页 |
3.5.1 不同螺旋槽角度下石墨环摩擦系数对比 | 第49-50页 |
3.5.2 不同螺旋角下石墨环摩擦系数波动性分析 | 第50-52页 |
3.5.3 不同螺旋角度下镀DLC薄膜碳化硅环摩擦系数对比 | 第52-55页 |
3.5.4 不同螺旋角下镀DLC薄膜碳化硅环摩擦系数波动性分析 | 第55-57页 |
3.5.5 不同螺旋角碳化硅端面环表面粗糙度的分析 | 第57页 |
3.5.6 碳化硅端面环表面磨损分析 | 第57-58页 |
3.6 不同螺旋角摩擦机理分析 | 第58-5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4章 干摩擦条件下织构环摩擦系数的测试 | 第60-69页 |
4.1 引言 | 第60页 |
4.2 微坑密度和直径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 第60-65页 |
4.2.1 不同织构密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 第60-63页 |
4.2.2 不同织构直径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 第63-65页 |
4.3 表面织构和碳化硅涂层对摩擦系数的对比分析 | 第65-66页 |
4.4 织构化对摩擦系数波动的影响 | 第66-68页 |
4.5 织构化表面粗糙度分析 | 第6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A: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