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40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有机共轭光电材料概述 | 第10-19页 |
1.2.1 非推拉型有机共轭光电材料 | 第10-17页 |
1.2.1.1 富电子型有机共轭光电材料 | 第11-15页 |
1.2.1.2 缺电子型有机共轭光电材料 | 第15-17页 |
1.2.2 推拉型有机共轭光电材料 | 第17-19页 |
1.3 推拉型三苯胺有机共轭光电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9-29页 |
1.3.1 推拉型光敏剂 | 第19-27页 |
1.3.1.1 推拉型三苯胺DSSC光敏剂 | 第19-24页 |
1.3.1.2 推拉型三苯胺异质结光伏电池(OPV)光敏剂 | 第24-27页 |
1.3.2 推拉型空穴传输材料 | 第27-29页 |
1.3.2.1 推拉型三苯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空穴传输材料 | 第27-29页 |
1.4 偶氮化合物在有机共轭光电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9-36页 |
1.4.1 偶氮光致顺反异构机理 | 第29-31页 |
1.4.2 偶氮化合物光致异构光电材料 | 第31-34页 |
1.4.3 偶氮化合物载流子传输光电材料 | 第34-36页 |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设计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36-40页 |
1.5.1 论文研究意义 | 第36页 |
1.5.2 论文设计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36-40页 |
第二章 I型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 第40-64页 |
2.1 概述 | 第40-4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1-54页 |
2.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 第41-42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42-43页 |
2.2.3 I型化合物合成 | 第43-54页 |
2.2.3.1 三苯胺衍生物的合成 | 第43-44页 |
2.2.3.2 醛基化合物的合成 | 第44-46页 |
2.2.3.3 硝基苯乙烯基三芳胺化合物的合成 | 第46-49页 |
2.2.3.4 苯乙烯基三芳胺化合物的合成 | 第49-51页 |
2.2.3.5 I型化合物的合成 | 第51-5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54-62页 |
2.3.1 三苯胺衍生物的合成 | 第54页 |
2.3.2 醛基化合物的合成 | 第54-57页 |
2.3.3 硝基苯乙烯基三芳胺及苯乙烯基三芳胺衍生物的合成 | 第57-59页 |
2.3.4 I型化合物的合成 | 第59-61页 |
2.3.5 I型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 第61-6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三章 I型化合物在溶液中的光物理性能研究 | 第64-84页 |
3.1 概述 | 第64-6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5-67页 |
3.2.1 主要试剂 | 第65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65-66页 |
3.2.3 实验方法 | 第66-6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7-83页 |
3.3.1 理论计算 | 第67-69页 |
3.3.1.1 基态的最优化分子构型和前线分子轨道 | 第67-68页 |
3.3.1.2 激发态的分子轨道 | 第68-69页 |
3.3.2 电化学性质 | 第69-71页 |
3.3.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71-73页 |
3.3.4 稳态荧光光谱 | 第73-75页 |
3.3.5 瞬态荧光光谱 | 第75-78页 |
3.3.6 电化学光谱 | 第78-80页 |
3.3.7 瞬态吸收光谱 | 第80-82页 |
3.3.8 光物理过程 | 第82-8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四章 I型化合物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第84-98页 |
4.1 概述 | 第84-8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85-88页 |
4.2.1 主要试剂 | 第85-86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86页 |
4.2.3 实验方法 | 第86-8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88-97页 |
4.3.1 薄膜吸收光谱 | 第88-89页 |
4.3.2 空穴迁移率 | 第89-91页 |
4.3.3 电池制备工艺研究讨论 | 第91-95页 |
4.3.4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伏性能讨论 | 第95-9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第五章 V型三苯胺偶氮化合物的合成及光电性能研究 | 第98-120页 |
5.1 概述 | 第98-99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99-105页 |
5.2.1 主要试剂 | 第99页 |
5.2.2 实验仪器 | 第99-100页 |
5.2.3 V型化合物合成 | 第100-102页 |
5.2.4 实验方法 | 第102-105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05-118页 |
5.3.0 (MTPA)2Ab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第105-106页 |
5.3.1 理论计算 | 第106-107页 |
5.3.2 循环伏安 | 第107-108页 |
5.3.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108-109页 |
5.3.4 红外光谱 | 第109-110页 |
5.3.5 稳态荧光光谱 | 第110-111页 |
5.3.6 瞬态荧光光谱 | 第111-113页 |
5.3.7 瞬态吸收光谱 | 第113-115页 |
5.3.8 染料的光伏性能 | 第115-11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8-120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20-122页 |
6.1 结论 | 第120页 |
6.2 展望 | 第120-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6页 |
附录 | 第136-158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58-160页 |
致谢 | 第160-1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