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施工论文--桥梁养护、维修与整治论文

内置碳纤维发热电缆的桥面融冰化雪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1.1 依托课题第10页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1-18页
        1.3.1 融冰化雪方法介绍第11-14页
        1.3.2 发热电缆加热法的应用及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3 融冰化雪方法比选第16-18页
    1.4 问题的提出第18-19页
    1.5 主要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融冰化雪用碳纤维发热电缆选型及布设研究第21-30页
    2.1 碳纤维发热电缆简介第21-22页
    2.2 碳纤维发热电缆相关技术指标第22-26页
        2.2.1 电缆结构第22-23页
        2.2.2 电缆外皮第23-24页
        2.2.3 碳纤维丝束数量第24页
        2.2.4 冷热导线接头第24-25页
        2.2.5 发热电缆的线功率第25页
        2.2.6 发热电缆直径第25-26页
        2.2.7 发热电缆的标识第26页
        2.2.8 选型综述第26页
    2.3 碳纤维发热电缆的布设第26-29页
        2.3.1 发热电缆埋设位置第26-27页
        2.3.2 发热电缆的布设形式第27页
        2.3.3 发热系统的电路连接形式第27-28页
        2.3.4 发热系统铺装功率第28-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内置碳纤维发热电缆的桥面融冰化雪试验研究第30-52页
    3.1 试验所需材料、仪器和设备第30-33页
        3.1.1 材料第30-31页
        3.1.2 仪器和设备第31-33页
    3.2 碳纤维发热电缆性能测试第33-37页
        3.2.1 耐高温及耐压测试第33-35页
        3.2.2 低温下发热性能测试第35-37页
    3.3 碳纤维发热电缆融冰化雪影响因素研究第37-48页
        3.3.1 试件成型过程第37-38页
        3.3.2 试验基本操作第38-39页
        3.3.3 发热电缆布设间距影响研究第39-40页
        3.3.4 铺装功率的影响试验研究第40-45页
        3.3.5 环境温度影响试验研究第45-46页
        3.3.6 风速影响试验研究第46-48页
    3.4 发热电缆三种埋设位置的温升测试第48-50页
    3.5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四章 内置碳纤维发热电缆的桥面融冰化雪效能有限元分析第52-78页
    4.1 传热学基本理论第52-56页
        4.1.1 热传递第52-54页
        4.1.2 内置碳纤维发热电缆桥面融冰化雪运行机理第54页
        4.1.3 导热问题的数学描述第54-56页
    4.2 有限元及ABAQUS软件简介第56页
    4.3 内置碳纤维发热电缆桥面温度场分析第56-60页
        4.3.1 温度场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第56-58页
        4.3.2 温度场有限元模拟分析前处理第58-60页
        4.3.3 温度场有限元模拟分析后处理第60页
    4.4 混凝土热性能参数试算第60-62页
    4.5 混凝土热性能参数的验证第62-64页
    4.6 桥面融冰化雪影响因素研究第64-77页
        4.6.1 发热电缆埋深影响研究第64-67页
        4.6.2 发热电缆布设间距影响研究第67-70页
        4.6.3 沥青混凝土热物性参数影响研究第70-72页
        4.6.4 发热电缆温度影响研究第72-73页
        4.6.5 发热电缆直径影响研究第73页
        4.6.6 表面热交换系数影响研究第73-74页
        4.6.7 影响程度大小比较第74-77页
    4.7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五章 内置碳纤维发热电缆桥面融冰化雪时间预测分析第78-82页
    5.1 融冰化雪时间预测分析的目的第78页
    5.2 特定方案下融冰化雪时间预测第78-81页
    5.3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结论与展望第82-86页
    主要结论第82-85页
    展望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项目和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9-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主干路交通拥堵预测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公路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