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5-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1 绪论 | 第12-17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7页 |
| 1.2.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1.2.2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第14-16页 |
| 1.2.3 文章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7-23页 |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 2.1.1 影响公司退市的因素 | 第17-18页 |
| 2.1.2 退市给公司带来的影响 | 第18-19页 |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9-21页 |
| 2.2.1 国内外退市制度的比较 | 第19页 |
| 2.2.2 关于风险警示类公司的实证研究 | 第19-21页 |
| 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第21-23页 |
| 3 中国退市制度概况 | 第23-30页 |
| 3.1 中国退市制度发展历史 | 第23-26页 |
| 3.2 中国退市制度及实施情况 | 第26-28页 |
| 3.3 中外退市制度对比 | 第28-30页 |
| 4 我国退市制度实施效果的研究 | 第30-41页 |
| 4.1 退市制度的优胜劣汰作用 | 第30-31页 |
| 4.2 退市制度对*ST公司业绩改善的激励作用 | 第31-38页 |
| 4.2.1 模型 | 第33-34页 |
| 4.2.2 样本、变量及描述性统计 | 第34-35页 |
| 4.2.3 实证结果 | 第35-38页 |
| 4.3 退市制度对投资者的保护作用 | 第38-41页 |
| 5 案例研究——*ST昌九三次戴帽,两次摘帽 | 第41-51页 |
| 5.1 *ST昌九(600228. SH):三次戴帽,两次摘帽 | 第41-48页 |
| 5.1.1 第一次戴帽和摘帽 | 第41-45页 |
| 5.1.2 第二次戴帽和摘帽 | 第45-47页 |
| 5.1.3 第三次戴帽 | 第47-48页 |
| 5.2 其他案例总结和分析 | 第48-51页 |
| 6 研究结论和建议 | 第51-55页 |
| 6.1 研究结论——我国退市制度有效性低 | 第51-52页 |
| 6.2 建议 | 第52-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