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7-8页 |
1.2 国内外发展动态 | 第8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8-9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9-10页 |
第二章 智能数据中心关键技术 | 第10-22页 |
2.1 虚拟化技术概述 | 第10-14页 |
2.1.1 主要的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及产品比较 | 第10-13页 |
2.1.2 虚拟化技术的常见应用 | 第13-14页 |
2.2 云计算技术 | 第14-18页 |
2.2.1 云计算技术简介 | 第14-15页 |
2.2.2 云计算基础架构 | 第15-17页 |
2.2.3 云计算产生的影响 | 第17-18页 |
2.3 存储区域网络(SAN) | 第18-22页 |
2.3.1 光纤通道存储区域网络(FC-SAN) | 第18-20页 |
2.3.2 基于IP的存储区域网络(IP-SAN) | 第20-22页 |
第三章 TJUIDC的总体架构与设计 | 第22-28页 |
3.1 TJUIDC的总体设计目标 | 第22页 |
3.2 TJUIDC的总体架构设计 | 第22-28页 |
3.2.1 服务器子系统 | 第23-25页 |
3.2.2 存储子系统 | 第25-26页 |
3.2.3 网络及安全子系统 | 第26-27页 |
3.2.4 TJUIDC的应用部署 | 第27-28页 |
第四章 TJUIDC各模块详细设计及实现 | 第28-45页 |
4.1 服务器子系统设计实现 | 第28-38页 |
4.1.1 服务器选型 | 第28页 |
4.1.2 服务器虚拟化实现 | 第28-32页 |
4.1.3 虚拟机动态迁移实现(VMotion) | 第32-33页 |
4.1.4 虚拟机克隆实现 | 第33-34页 |
4.1.5 建立群集 | 第34-35页 |
4.1.6 群集动态资源分配实现(DRS) | 第35-37页 |
4.1.7 群集的高可用性实现(HA) | 第37-38页 |
4.2 存储子系统设计实现 | 第38-41页 |
4.2.1 系统分析 | 第38-39页 |
4.2.2 设计实现 | 第39-41页 |
4.3 网络及安全子系统设计实现 | 第41-45页 |
4.3.1 网络子系统设计实现 | 第41-42页 |
4.3.2 安全防护子系统设计实现 | 第42-45页 |
第五章 天津大学DNS服务器在TJUIDC中的部署实现 | 第45-48页 |
5.1 天津大学DNS服务简介 | 第45-46页 |
5.2 DNS服务器在TJUIDC部署实现 | 第46-4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8-50页 |
6.1 总结 | 第48页 |
6.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