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理念的变革
中文摘要 | 第6-10页 |
ABSTRACT | 第10-14页 |
第一章 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监管原则的变革 | 第17-39页 |
第一节 国际金融监管原则的基本理论 | 第17-21页 |
一、金融监管原则的含义 | 第17-19页 |
二、金融监管的主要原则 | 第19-21页 |
第二节 次贷危机的起源与发展 | 第21-27页 |
一、次贷危机爆发与国际金融市场动荡 | 第21-24页 |
二、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 | 第24-27页 |
第三节 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原则的变革趋势 | 第27-39页 |
一、确保金融安全前提下促进金融效率 | 第28-31页 |
二、实现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良性互动 | 第31-33页 |
三、完善微观审慎基础上引入宏观审慎 | 第33-36页 |
四、注重政府监管的同时强化市场约束 | 第36-39页 |
第二章 宏观审慎监管原则的改革前瞻 | 第39-117页 |
第一节 宏观审慎监管理论的变革与发展 | 第40-65页 |
一、"宏观审慎监管"概念的演变 | 第40-52页 |
二、宏观审慎监管的特征和作用 | 第52-56页 |
三、次贷危机后引入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 第56-65页 |
第二节 宏观审慎监管的法律框架 | 第65-78页 |
一、宏观审慎监管的风险预警系统 | 第66-71页 |
二、宏观审慎监管的基本制度框架 | 第71-78页 |
第三节 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实施的制度安排 | 第78-95页 |
一、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实施制度安排的先决问题 | 第79-84页 |
二、全球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的制度设计 | 第84-92页 |
三、宏观审慎实施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第92-95页 |
第四节 银行资本监管制度的宏观审慎发展 | 第95-117页 |
一、次贷危机前国际资本监管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 第95-98页 |
二、次贷危机中《新资本协议》面临的质疑和挑战 | 第98-104页 |
三、巴塞尔资本协议Ⅲ与宏观审慎监管 | 第104-117页 |
第三章 “大而不倒”原则的理论反思 | 第117-171页 |
第一节 “大而不倒”原则的起源及其理论基础 | 第118-129页 |
一、“大而不倒”原则的起源 | 第118-124页 |
二、“大而不倒”原则的理论基础 | 第124-129页 |
第二节 次贷危机后对“大而不倒”原则适用的质疑 | 第129-150页 |
一、“大而不倒”原则适用理由缺乏正当性 | 第129-136页 |
二、“大而不倒”原则适用标准缺乏客观性 | 第136-143页 |
三、“大而不倒”原则适用结果具有负外部性 | 第143-150页 |
第三节 破解“大而不倒”难题的法律路径 | 第150-171页 |
一、避免“大而不倒”金融机构出现的预防性措施 | 第151-158页 |
二、保障大型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持续性审慎监管措施 | 第158-166页 |
三、实现大型金融机构有序清算的市场退出措施 | 第166-171页 |
第四章 金融消费者保护原则的发展研究 | 第171-212页 |
第一节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础理论 | 第172-188页 |
一、金融消费者概念的辨析 | 第172-178页 |
二、金融消费者的消费对象 | 第178-181页 |
三、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必要性 | 第181-185页 |
四、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立法原则 | 第185-188页 |
第二节 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权利 | 第188-195页 |
一、金融消费者知情权 | 第189-192页 |
二、金融消费者隐私权 | 第192-195页 |
三、金融消费者求偿权 | 第195页 |
第三节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路径 | 第195-212页 |
一、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立法保护 | 第196-201页 |
二、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行政保护 | 第201-207页 |
三、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司法保护 | 第207-212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22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2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