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原料厂料场抑尘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8页 |
1.1 钢铁企业原料厂料场抑尘 | 第8-14页 |
1.1.1 料场抑尘技术的发展 | 第8-10页 |
1.1.2 宝钢原料场扬尘主要因素 | 第10-14页 |
1.2 料场洒水抑尘 | 第14页 |
1.3 喷洒化学抑尘剂抑尘 | 第14-15页 |
1.4 防风网抑尘 | 第15-17页 |
1.5 论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5.1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洒水抑尘 | 第18-26页 |
2.1 宝钢洒水抑尘系统 | 第18-19页 |
2.2 洒水抑尘机理分析 | 第19-20页 |
2.3 洒水抑尘技术的改进措施 | 第20-24页 |
2.3.1 洒水枪改进对比分析 | 第20-21页 |
2.3.2 淋洒水作业操作方式的优化 | 第21-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喷洒抑尘剂抑尘 | 第26-31页 |
3.1 抑尘剂的抑尘原理 | 第26页 |
3.2 抑尘剂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26-27页 |
3.3 抑尘剂的配制 | 第27-28页 |
3.4 抑尘剂抑尘应用实验 | 第28-30页 |
3.4.1 抑尘剂成膜性能 | 第28-29页 |
3.4.2 抑尘剂保湿实验 | 第29-30页 |
3.5 优化抑尘剂配比及喷洒制度分析 | 第3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防风网抑尘 | 第31-38页 |
4.1 防风网抑尘机理 | 第31页 |
4.2 影响防风网抑尘的因素 | 第31-33页 |
4.2.1 防风网的形状 | 第31-32页 |
4.2.2 防风网的开孔率 | 第32页 |
4.2.3 动力提升效应 | 第32-33页 |
4.3 影响料堆起尘量的因素 | 第33-35页 |
4.3.1 料堆起尘量与风速的关系 | 第33-34页 |
4.3.2 料堆扬尘与来流风动能损失的关系 | 第34-35页 |
4.3.3 料堆扬尘量与风的湍流度的关系 | 第35页 |
4.4 防风抑尘网的设计 | 第35-37页 |
4.4.1 防风抑尘网的高度 | 第35页 |
4.4.2 防风网与料堆的距离 | 第35-36页 |
4.4.3 网体 | 第36页 |
4.4.4 支架 | 第36页 |
4.4.5 基础 | 第36页 |
4.4.6 防风网工程项目效益 | 第36-3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防风网抑尘模型验证 | 第38-46页 |
5.1 几何模型及数据 | 第38-39页 |
5.2 湍流模型的选择 | 第39-40页 |
5.3 网格的划分 | 第40-41页 |
5.4 边界条件的设置 | 第41页 |
5.5 求解器及差分格式的选择 | 第41-42页 |
5.6 防风网流场数学模拟结果 | 第42-45页 |
5.6.1 防风网后流场云图分析 | 第42-43页 |
5.6.2 速度流线图分析 | 第43-44页 |
5.6.3 料堆表面速度分布 | 第44-45页 |
5.6.4 料堆表面压强分布 | 第45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