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1.1 愤怒的一般概念 | 第10-11页 |
1.1.1 愤怒的定义 | 第10页 |
1.1.2 愤怒的表情辨认和体验意识 | 第10-11页 |
1.2 愤怒测量的工具 | 第11-12页 |
1.2.1 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问卷(STAXI) | 第11页 |
1.2.2 临床愤怒量表(CAS) | 第11页 |
1.2.3 Novaco 愤怒量表(NAS)3 | 第11-12页 |
1.3 愤怒诱因相关理论 | 第12-13页 |
1.3.1 进化论观点 | 第12页 |
1.3.2 社会建构主义观点 | 第12页 |
1.3.3 行为主义观点 | 第12-13页 |
1.3.4 人本主义观点 | 第13页 |
1.4 愤怒的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1.4.1 引发愤怒的原因研究 | 第13-14页 |
1.4.2 愤怒情绪表达的研究 | 第14页 |
1.4.3 愤怒情绪性别差异研究 | 第14-15页 |
1.5 情绪调节 | 第15-18页 |
1.5.1 情绪调节定义 | 第15页 |
1.5.2 情绪调节的策略 | 第15-17页 |
1.5.3 情绪调节策略的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1.6 问题提出 | 第18-19页 |
1.7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第2章 研究设计 | 第20-39页 |
2.1 大学生愤怒情绪诱发因素的研究(研究一) | 第20-28页 |
2.1.1 研究假设 | 第20页 |
2.1.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2.1.3 研究结果 | 第21-28页 |
2.2 大学生愤怒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研究二) | 第28-31页 |
2.2.1 研究假设 | 第28页 |
2.2.2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2.2.3 研究结果 | 第29-31页 |
2.3 大学生愤怒情绪诱发因素、人格特质和调节策略的关系研究(研究三) | 第31-39页 |
2.3.1 研究假设 | 第31页 |
2.3.2 研究方法 | 第31页 |
2.3.3 研究结果 | 第31-39页 |
第3章 讨论 | 第39-43页 |
3.1 大学生愤怒情绪诱发因素问卷的建构设想及信效度检验 | 第39页 |
3.2 大学生愤怒情绪诱发因素人口统计变量的比较讨论 | 第39-40页 |
3.3 大学生愤怒情绪调节策略的人口统计变量的比较讨论 | 第40-41页 |
3.4 大学生愤怒情绪诱发因素与调节策略的关系 | 第41页 |
3.5 人格特质与大学生愤怒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 第41-42页 |
3.6 大学生愤怒情绪诱发因素和人格特质对调节策略的影响 | 第42-43页 |
第4章 建议 | 第43-44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录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