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重载交通路面结构设计合理参数研究 | 第14-27页 |
2.1 交通参数研究 | 第14-20页 |
2.1.1 轴载换算系数研究 | 第14-17页 |
2.1.2 当量轴次增长率研究 | 第17-20页 |
2.2 结构参数研究 | 第20-25页 |
2.2.1 土基重载设计参数研究 | 第20-22页 |
2.2.2 半刚性材料设计参数研究 | 第22-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力学特性分析 | 第27-43页 |
3.1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极限承载力确定方法研究 | 第27-30页 |
3.1.1 路面荷载破坏分级 | 第27页 |
3.1.2 极限承载能力概念 | 第27-28页 |
3.1.3 极限承载能力确定 | 第28-30页 |
3.2 基于多因素影响下的极限承载能力研究 | 第30-34页 |
3.2.1 基于不同荷载作用位置的极限承载能力影响分析 | 第30-31页 |
3.2.2 基于温度梯度作用下的极限承载能力影响分析 | 第31-32页 |
3.2.3 基于不同可靠度系数的极限承载能力影响分析 | 第32-33页 |
3.2.4 基于多因素影响下的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 第33-34页 |
3.3 水泥混凝土极限验算标准研究 | 第34-36页 |
3.3.1 最重轴载在不同纵缝位置处的荷载应力 | 第34-35页 |
3.3.2 不同温度梯度作用下的温度应力计算 | 第35页 |
3.3.3 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组合 | 第35-36页 |
3.4 重载交通对路面结构的应力影响分析 | 第36-38页 |
3.5 重载交通对路面结构疲劳寿命的影响分析 | 第38-4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0-43页 |
第四章 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研究 | 第43-66页 |
4.1 国内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调查分析 | 第43-46页 |
4.2 重载交通路面结构组合原则 | 第46-51页 |
4.2.1 层间结合形式 | 第46-47页 |
4.2.2 路面结构内部排水系统 | 第47-48页 |
4.2.3 刚性路肩 | 第48-50页 |
4.2.4 传力杆布设 | 第50-51页 |
4.3 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层研究 | 第51-63页 |
4.3.1 路基 | 第51-52页 |
4.3.2 垫层 | 第52页 |
4.3.3 基层 | 第52-54页 |
4.3.4 应力吸收层 | 第54-61页 |
4.3.5 面层 | 第61-63页 |
4.4 重载交通路面典型结构组合推荐 | 第63-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 第66-86页 |
5.1 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合理划分 | 第66-69页 |
5.1.1 板块划分原则 | 第66页 |
5.1.2 不同尺寸板块的纵缝位置对板块受力的影响 | 第66-68页 |
5.1.3 板块划分具体实例分析 | 第68-69页 |
5.2 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合理切缝时机研究 | 第69-74页 |
5.2.1 水泥混凝土合理切缝时机确定 | 第69-70页 |
5.2.2 切缝时间预测基本模型 | 第70页 |
5.2.3 混凝土强度增长关系曲线 | 第70-72页 |
5.2.4 切割强度试验分析 | 第72-73页 |
5.2.5 最佳切缝时间的确定 | 第73-74页 |
5.3 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构造研究 | 第74-84页 |
5.3.1 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构造研究技术要求 | 第74-75页 |
5.3.2 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构造工艺 | 第75-76页 |
5.3.3 刻槽抗滑构造研究 | 第76-8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主要研究结论及进一步建议 | 第86-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