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7页 |
引言 | 第7-8页 |
1 概论 | 第8-15页 |
1.1 民间借贷的历史溯源 | 第8-9页 |
1.2 对民间借贷的界定 | 第9-12页 |
1.2.1 民间借贷的内涵 | 第9-11页 |
1.2.2 民间借贷的外延 | 第11-12页 |
1.3 民间借贷的形成逻辑分析 | 第12-14页 |
1.3.1 基本学说 | 第12-14页 |
1.3.2 我国民间借贷的形成逻辑分析 | 第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2 从法律视角分析我国当前民间借贷的现状和困境 | 第15-29页 |
2.1 我国当前民间借贷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15-18页 |
2.1.1 立法现状 | 第15-17页 |
2.1.2 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2.2 我国当前民间借贷困境的法律分析 | 第18-29页 |
2.2.1 我国民间借贷的现行利率管制制度不合理,导致高利贷大量存在 | 第18-24页 |
2.2.2 企业间借贷的主体合法性地位亟待立法明确 | 第24-27页 |
2.2.3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与民间借贷界限模糊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页 |
3 境外民间借贷的经验和实践 | 第29-37页 |
3.1 境外民间借贷的发展实践 | 第29-34页 |
3.1.1 美国的信用社金融体系到社区银行 | 第30-31页 |
3.1.2 发展中国家模式 | 第31-32页 |
3.1.3 我国台湾地区合会立法及金融自由化实践 | 第32-34页 |
3.2 境外民间借贷的经验与实践的启示 | 第34-36页 |
3.2.1 明确认可民间借贷的合法地位,使民间借贷走向合法化、公开化 | 第34-35页 |
3.2.2 依法将民间借贷纳入法律规制体系,实施分类监管 | 第35-36页 |
3.2.3 通过立法和制度创新,发挥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的互补优势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我国民间借贷合法化、公开化的法律制度及监管机制构建 | 第37-45页 |
4.1 我国民间借贷合法化、公开化的法律制度构建 | 第37-43页 |
4.1.1 是否需要单独立法 | 第37-39页 |
4.1.2 关于《放贷人条例》的立法建议 | 第39-42页 |
4.1.3 其他配套法律、法规的修改 | 第42-43页 |
4.2 完善我国民间借贷的法律监管制度构建 | 第43-45页 |
4.2.1 监管模式的选择 | 第43-44页 |
4.2.2 对我国民间借贷监管的主要形式和内容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详细摘要 | 第5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