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我国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研究

提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目录第6-7页
引言第7-8页
1 概论第8-15页
    1.1 民间借贷的历史溯源第8-9页
    1.2 对民间借贷的界定第9-12页
        1.2.1 民间借贷的内涵第9-11页
        1.2.2 民间借贷的外延第11-12页
    1.3 民间借贷的形成逻辑分析第12-14页
        1.3.1 基本学说第12-14页
        1.3.2 我国民间借贷的形成逻辑分析第14页
    本章小结第14-15页
2 从法律视角分析我国当前民间借贷的现状和困境第15-29页
    2.1 我国当前民间借贷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第15-18页
        2.1.1 立法现状第15-17页
        2.1.2 存在的问题第17-18页
    2.2 我国当前民间借贷困境的法律分析第18-29页
        2.2.1 我国民间借贷的现行利率管制制度不合理,导致高利贷大量存在第18-24页
        2.2.2 企业间借贷的主体合法性地位亟待立法明确第24-27页
        2.2.3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与民间借贷界限模糊第27-29页
    本章小结第29页
3 境外民间借贷的经验和实践第29-37页
    3.1 境外民间借贷的发展实践第29-34页
        3.1.1 美国的信用社金融体系到社区银行第30-31页
        3.1.2 发展中国家模式第31-32页
        3.1.3 我国台湾地区合会立法及金融自由化实践第32-34页
    3.2 境外民间借贷的经验与实践的启示第34-36页
        3.2.1 明确认可民间借贷的合法地位,使民间借贷走向合法化、公开化第34-35页
        3.2.2 依法将民间借贷纳入法律规制体系,实施分类监管第35-36页
        3.2.3 通过立法和制度创新,发挥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的互补优势第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4 我国民间借贷合法化、公开化的法律制度及监管机制构建第37-45页
    4.1 我国民间借贷合法化、公开化的法律制度构建第37-43页
        4.1.1 是否需要单独立法第37-39页
        4.1.2 关于《放贷人条例》的立法建议第39-42页
        4.1.3 其他配套法律、法规的修改第42-43页
    4.2 完善我国民间借贷的法律监管制度构建第43-45页
        4.2.1 监管模式的选择第43-44页
        4.2.2 对我国民间借贷监管的主要形式和内容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页
结论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51-52页
详细摘要第5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炎性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