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关系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9-12页
    1.1 问题提出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研究内容第11-12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2-23页
    2.1 生涯适应力相关研究第12-16页
        2.1.1 生涯适应力的概念及内涵第12-13页
        2.1.2 生涯适应力的结构与测量第13-14页
        2.1.3 生涯适应力的相关变量研究第14-16页
    2.2 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第16-18页
        2.2.1 应对方式的内涵及结构第16-17页
        2.2.2 应对方式的理论及测量第17-18页
    2.3 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第18-19页
        2.3.1 生活满意度的内涵第18页
        2.3.2 生活满意度的测量第18-19页
        2.3.3 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变量研究第19页
    2.4 生涯适应力、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第19-21页
        2.4.1 生涯适应力与生活满意度第19-20页
        2.4.2 生涯适应力与应对方式第20-21页
        2.4.3 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第21页
    2.5 文献回顾总结第21-23页
第3章 概念界定和研究假设第23-25页
    3.1 概念的界定第23页
        3.1.1 高职生第23页
        3.1.2 生涯适应力第23页
        3.1.3 应对方式第23页
        3.1.4 生活满意度第23页
    3.2 研究假设第23-25页
第4章 研究设计第25-28页
    4.1 研究目的第25页
    4.2 研究工具第25-26页
    4.3 研究对象第26-27页
    4.4 统计方法第27-28页
第5章 研究结果第28-36页
    5.1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人口统计学差异比较第28-31页
        5.1.1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第28页
        5.1.2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在专业上的差异比较第28-29页
        5.1.3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在年级上的差异比较第29页
        5.1.4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在实习经历上的差异比较第29-30页
        5.1.5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在学生干部经历上的差异比较第30-31页
        5.1.6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在家庭经济地位上的差异比较第31页
    5.2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第31-32页
    5.3 应对方式对生涯适应力与生活满意度的中介效应分析第32-36页
第6章 讨论与分析第36-44页
    6.1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第36-39页
        6.1.1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在性别上的差异第36-37页
        6.1.2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在专业上的差异第37页
        6.1.3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在年级上的差异第37-38页
        6.1.4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在实习经历上的差异第38页
        6.1.5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在学生干部经历上的差异第38-39页
        6.1.6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在家庭经济条件上的差异第39页
    6.2 生涯适应力、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第39-44页
        6.2.1 生涯适应力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第39-40页
        6.2.2 生涯适应力与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关系第40-41页
        6.2.3 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第41-42页
        6.2.4 应对方式在生涯适应力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中介作用第42-44页
第7章 研究总结第44-47页
    7.1 研究结论第44页
    7.2 研究创新第44页
    7.3 研究建议第44-46页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46-47页
附录A 正式调查问卷第47-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53-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津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建设项目财务评价研究
下一篇:跨国影视文化交流中衍生产品及溢出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