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论公法人的名誉权及与舆论监督的冲突与平衡

内容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2-15页
第一章 公法人制度概述第15-26页
    一、公法人概念缘起及特点第15-19页
        (一)公法人概念的缘起第15-16页
        (二)公法人的特点第16-19页
    二、各国家和地区公法人制度简介第19-22页
        (一)大陆法系国家的公法人制度第19-21页
        (二)英美法系国家的公法人制度第21-22页
    三、公法人在我国法律制度下的体现第22-26页
第二章 公法人名誉权存在性与有限性第26-34页
    一、名誉权的概念和特征第26-28页
        (一)名誉权的概念第26页
        (二)名誉权的特征第26-28页
    二、公法人名誉权的存在性第28-30页
        (一)从立法政策角度衡量公法人名誉权第28-29页
        (二)从人格权法保护模式衡量公法人名誉权第29-30页
    三、公法人名誉权的有限性第30-34页
        (一)公法人主体地位的特殊性第30-31页
        (二)公法人与其他主体的权利冲突第31-32页
        (三)保障公众的舆论监督权第32-34页
第三章 公法人名誉权保护与舆论监督的冲突第34-38页
    一、公法人名誉权保护与舆论监督冲突的表现第34-35页
        (一)信息的内容不真实第34页
        (二)侮辱性内容甚至诽谤性言论第34-35页
        (三)公法人名誉权“假侵害”和舆论监督“真受伤”第35页
    二、公法人名誉权保护与舆论监督冲突的原因第35-38页
        (一)法律保护舆论监督的缺失第36页
        (二)团体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冲突第36页
        (三)媒体的特点及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第36-38页
第四章 公法人名誉权与舆论监督的平衡第38-44页
    一、公法人名誉权保护的原则第38-39页
        (一)实际恶意原则第38-39页
        (二)正当程序原则第39页
    二、强化公法人的举证责任第39-40页
    三、公法人名誉保护的合理边界与舆论监督优先保护第40-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信诈骗共同犯罪问题研究
下一篇:待命时间的定性及工资支付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