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6页 |
1. 导论 | 第16-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6-18页 |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8-20页 |
·主要贡献 | 第20-22页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 第22-30页 |
·企业集团及其特征 | 第22-24页 |
·企业集团的概念 | 第22页 |
·企业集团的类型 | 第22-23页 |
·企业集团的特征 | 第23-24页 |
·企业集团管控基础理论 | 第24-30页 |
·集团管控的概念 | 第24-25页 |
·集团管控模式 | 第25-27页 |
·具体管控方式 | 第27-30页 |
3. 财务管控理论分析 | 第30-38页 |
·财务管控的含义 | 第30-31页 |
·财务管控模式 | 第31-35页 |
·财务管控模式的内涵 | 第31-33页 |
·财务管控模式的选择 | 第33-35页 |
·财务集中管控 | 第35-38页 |
·财务集中管控的内涵 | 第35-36页 |
·财务集中管控的目标 | 第36页 |
·财务集中管控的原则 | 第36-38页 |
4.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集团的特点 | 第38-45页 |
·生产特性 | 第38-40页 |
·生产的分散性 | 第38-39页 |
·生产的流动性 | 第39页 |
·产品的形式多样 | 第39页 |
·露天和高处作业多 | 第39页 |
·生产周期长 | 第39-40页 |
·行业环境 | 第40-41页 |
·"低价中标"暗藏隐患 | 第40页 |
·"霸王条款"大行其道 | 第40页 |
·拖欠工程款严重,企业资金匮乏 | 第40-41页 |
·监管资金,周转不灵 | 第41页 |
·产权结构 | 第41-42页 |
·政府"拉郎配"组建企业集团,行政色彩严重 | 第41-42页 |
·集团治理机制不完善 | 第42页 |
·母子公司功能定位不明确 | 第42页 |
·集团"集"而不"团" | 第42页 |
·管理模式不科学 | 第42页 |
·建筑施工企业集团管控和集团财务管控的必要性 | 第42-45页 |
·集团管控的必要性 | 第42-44页 |
·企业集团财务管控必要性 | 第44-45页 |
5. Z集团公司概况 | 第45-51页 |
·公司简介 | 第45-46页 |
·公司发展战略 | 第46-48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8-51页 |
·集团组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48-49页 |
·控制力建设有待加强 | 第49页 |
·集团财务管控薄弱 | 第49-51页 |
6. Z集团公司财务管控体系的构建 | 第51-94页 |
·Z集团财务管控模式的选择---财务集中管控 | 第51-53页 |
·Z集团公司财务集中管控现状 | 第53-67页 |
·管控依据 | 第53-54页 |
·管控对象 | 第54-57页 |
·管控手段 | 第57-61页 |
·管控保障 | 第61-67页 |
·Z集团财务集中管控体系的构建 | 第67-70页 |
·Z集团公司财务集中管控体系的改进 | 第70-94页 |
·管控依据 | 第70-73页 |
·管控对象 | 第73-76页 |
·管控手段 | 第76-86页 |
·管控保障 | 第86-91页 |
·重要风险管控 | 第91-94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94-96页 |
·研究结论 | 第94-95页 |
·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控对促进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作用 | 第94页 |
·以《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RM)》为基础构建的五层次财务集中管控体系内容全面且更具实际意义 | 第94-95页 |
·将财务风险管理与全面预算管理相结合的风险预算管理模式能使预算管控和风险管理的作用同时得到充分发挥 | 第95页 |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第95-96页 |
·研究的局限性 | 第95页 |
·展望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8页 |
后记 | 第98-100页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