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核方法的上下位语义抽取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本文工作 | 第10-11页 |
1.3.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相关工作及研究背景 | 第12-22页 |
2.1. 上下位语义抽取 | 第12-15页 |
2.1.1. 自动知识库构建 | 第12-13页 |
2.1.2. 上下位语义抽取 | 第13-15页 |
2.2. 文本核 | 第15-20页 |
2.2.1. 核与支持向量机 | 第15-17页 |
2.2.2. 子树核 | 第17-19页 |
2.2.3. 子串核 | 第19-20页 |
2.3. 本章总结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混合核 | 第22-35页 |
3.1. 问题描述 | 第22-23页 |
3.2. 解析树子路径核 | 第23-27页 |
3.2.1. 基本思想 | 第23-24页 |
3.2.2. 子路径核算法 | 第24-27页 |
3.3. 上下文连续子串核 | 第27-30页 |
3.3.1. 基本思想 | 第27-28页 |
3.3.2. 连续子串核算法 | 第28-30页 |
3.4. 混合核 | 第30-31页 |
3.5. 实验 | 第31-35页 |
3.5.1. 实验准备 | 第31-32页 |
3.5.2. 总体性能分析 | 第32-33页 |
3.5.3. 词对距离影响分析 | 第33-34页 |
3.5.4. 实验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概念网络构建 | 第35-42页 |
4.1 本体构建与概念层次结构 | 第35-37页 |
4.1.1 相关概念 | 第35-36页 |
4.1.2 问题与挑战 | 第36-37页 |
4.2 概念网络扩展框架 | 第37-39页 |
4.3 系统实现 | 第39-42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42-44页 |
5.1 本文贡献 | 第42-43页 |
5.1.1. 基于混合核的上下位语义抽取 | 第42页 |
5.1.2. 文本概念网络构建 | 第42-43页 |
5.2. 将来工作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作者的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