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

家居智能用电装置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 研究的背景以及意义第10-12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2 智能用电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第12-15页
    3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第15-18页
        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3.2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6-18页
第二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第18-27页
    2.1 智能用电服务体系第18-22页
        2.1.1 体系的发展目标第18页
        2.1.2 体系的结构第18-21页
        2.1.3 用户用能服务系统第21-22页
    2.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第22-27页
        2.2.1 系统的用户层第24页
        2.2.2 系统的远程监控层第24-25页
        2.2.3 系统通信层次结构设计第25-27页
第三章 用户层智能用电插座的设计第27-54页
    3.1 智能用电插座的总体设计方案第27-31页
        3.1.1 智能用电插座的系统组成第27-28页
        3.1.2 智能用电插座的参数指标第28页
        3.1.3 智能用电插座的设计方案选取第28-31页
    3.2 智能用电插座的硬件设计第31-39页
        3.2.1 CPU系统控制模块第31-33页
        3.2.2 电源驱动控制模块第33-34页
        3.2.3 电能参数采集与调理模块第34-35页
        3.2.4 nRF905无线射频模块第35-37页
        3.2.5 智能插座电路板实物第37-39页
    3.3 智能用电插座的软件设计第39-54页
        3.3.1 ATT7035芯片软件平台的搭建第39-40页
        3.3.2 软件构架及相关重要函数第40-41页
        3.3.3 校表流程与具体范例第41-47页
        3.3.4 软件系统的初始化第47-50页
        3.3.5 智能用电插座的无线射频模块通信协议设计第50-54页
第四章 用户层智能交互终端的设计第54-86页
    4.1 智能交互终端的硬件总体方案第54-55页
    4.2 智能交互终端的硬件设计第55-61页
        4.2.1 智能交互终端硬件平台第55-57页
        4.2.2 智能交互终端的SPI接口硬件实现第57-58页
        4.2.3 智能交互终端的串口硬件实现第58-59页
        4.2.4 智能交互终端RJ-45网络接口硬件实现第59-61页
    4.3 智能交互终端的软件设计第61-84页
        4.3.1 智能交互终端软件平台的架构分析第61-62页
        4.3.2 嵌入式平台的搭建第62-66页
        4.3.3 串口软件设计第66-75页
        4.3.4 人机界面设计第75-80页
        4.3.5 SPI驱动程序设计第80-83页
        4.3.6 智能交互终端的无线射频模块的通信协议设计第83-84页
    4.4 智能交互终端与智能用电插座的系统测试第84-86页
第五章 远程监控层的算法设计第86-94页
    5.1 预测模型第87-90页
        5.1.1 MPSO算法第87-88页
        5.1.2 MPSO-BP混合算法的实现第88-90页
    5.2 短期电价预测的实例分析第90-9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94-96页
    6.1 总结第94页
    6.2 展望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1页
作者简历第101-102页
致谢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协同度分析
下一篇:“迪斯尼化”视角下的当代商业综合体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