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色照明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3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1.2 学术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3 课题研究条件 | 第11-12页 |
1.4 本课程研究的目的 | 第12-13页 |
第2章 城市道路照明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3-30页 |
2.1 国外现状 | 第13-22页 |
2.1.1 美国 | 第13页 |
2.1.2 曼谷 | 第13-16页 |
2.1.3 吉隆坡 | 第16-19页 |
2.1.4 新加坡 | 第19-22页 |
2.2 国内现状 | 第22-24页 |
2.2.1 北京 | 第23页 |
2.2.2 上海 | 第23页 |
2.2.3 广东 | 第23-24页 |
2.3 现状分析 | 第24页 |
2.4 问题所在 | 第24-28页 |
2.4.1 管理问题 | 第25页 |
2.4.2 人才缺乏问题 | 第25页 |
2.4.3 供电问题 | 第25-26页 |
2.4.4 照明质量问题 | 第26-27页 |
2.4.5 环保问题 | 第27-28页 |
2.5 预期达到的目标 | 第28-30页 |
2.5.1 提高照明质量 | 第28页 |
2.5.2 强化意识 | 第28页 |
2.5.3 推进照明节电 | 第28-29页 |
2.5.4 强化管理 | 第29-30页 |
第3章 城市绿色照明系统规划、管理发展战略 | 第30-38页 |
3.1 相关新技术的推广与实行 | 第30-32页 |
3.1.1 国家政策 | 第30-31页 |
3.1.2 新技术光源在家庭市场推行遇冷 | 第31页 |
3.1.3 公共照明系统新光源难进 | 第31-32页 |
3.2 色照明系统的管理优化设计方案 | 第32-35页 |
3.2.1 管理水平的提高 | 第32-33页 |
3.2.2 有效的全面管理 | 第33-35页 |
3.3 绿色能源的应用 | 第35-37页 |
3.3.1 传统光源 | 第35-36页 |
3.3.2 LED光源 | 第36-37页 |
3.4 天然光的利用 | 第37-38页 |
第4章 绿色照明系统设计 | 第38-47页 |
4.1 评价指标 | 第38-39页 |
4.1.1 亮度水平 | 第38页 |
4.1.2 亮度均匀度 | 第38-39页 |
4.1.3 眩光 | 第39页 |
4.2 光源与灯具的选择 | 第39-47页 |
4.2.1 灯具 | 第39页 |
4.2.2 光源 | 第39-40页 |
4.2.3 照明布灯方式 | 第40页 |
4.2.4 供电与控制 | 第40-41页 |
4.2.5 节能措施 | 第41-43页 |
4.2.6 照明系统与环境有机融合 | 第43页 |
4.2.7 积极应用新能源 | 第43-47页 |
第5章 德阳绿色照明系统的工程实践 | 第47-59页 |
5.1 德阳市某三级干道照明系统工程 | 第47-54页 |
5.1.1 规划设计阶段 | 第47-49页 |
5.1.2 供电系统 | 第49页 |
5.1.3 管理方案 | 第49-54页 |
5.1.4 维护保养方案 | 第54页 |
5.1.5 效果 | 第54页 |
5.2 四川建院青白江校区 | 第54-59页 |
5.2.1 访谈调查 | 第54-55页 |
5.2.2 道路照明设计 | 第55-57页 |
5.2.3 管理制度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