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瑕疵出资股东权利限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与研究切入点第11-13页
        1.2.1 文献综述第11-13页
        1.2.2 研究切入点第13页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第13-16页
        1.3.1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3.2 研究内容与拟创新点第14-16页
第2章 瑕疵出资股东权利限制的正当性分析第16-24页
    2.1 瑕疵出资、瑕疵出资股东的界定与主要情形第16-18页
        2.1.1 瑕疵出资与瑕疵出资股东的界定第16页
        2.1.2 瑕疵出资的主要情形第16-18页
    2.2 瑕疵出资性质的认定与瑕疵出资的危害第18-20页
        2.2.1 瑕疵出资的性质第18-19页
        2.2.2 瑕疵出资的危害第19-20页
    2.3 瑕疵出资股东权利限制的理论基础第20-22页
        2.3.1 从股东权利来源来分析第20页
        2.3.2 公平正义原则的要求第20-21页
        2.3.3 股东平等原则的要求第21页
        2.3.4 诚实信用原则和利益衡平的要求第21-22页
    2.4 瑕疵出资股东权利限制的立法考察与比较第22-24页
        2.4.1 瑕疵出资股东权利限制的域外立法考察第22页
        2.4.2 我国瑕疵出资股东权利限制的现有规定分析第22-24页
第3章 瑕疵出资股东权利限制的具体范围第24-33页
    3.1 限制瑕疵出资股东权利的基本原则第24-26页
        3.1.1 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第24页
        3.1.2 程序正当合法原则第24-25页
        3.1.3 股东会决定原则第25页
        3.1.4 资本多数决原则与部分表决权排除原则第25-26页
    3.2 瑕疵出资股东权利限制范围的具体衡量标准第26-27页
        3.2.1 自益权与共益权区分标准第26-27页
        3.2.2 比例股权与非比例股权区分标准第27页
    3.3 瑕疵出资股东权利限制的主要类型与具体分析第27-31页
        3.3.1 利润分配请求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与优先认股权第27-28页
        3.3.2 表决权第28-29页
        3.3.3 知情权第29-31页
    3.4 瑕疵出资股东股权转让第31-33页
第4章 瑕疵出资股东权利限制的具体适用第33-42页
    4.1 瑕疵出资股东权利限制的制度机制与解决路径第33-35页
        4.1.1 公司章程对瑕疵出资股东权利的限制第33-34页
        4.1.2 股东会决议在瑕疵出资股东权利限制中的作用第34-35页
        4.1.3 诉讼机制在瑕疵出资股东权利限制中的作用第35页
    4.2 瑕疵出资股东权利一般性限制的适用条件与补救措施第35-37页
        4.2.1 一般性限制的适用条件第36页
        4.2.2 瑕疵出资的补救措施第36-37页
    4.3 瑕疵出资股东除名制度的引进第37-40页
        4.3.1 股东除名制度的域外立法考察第37-38页
        4.3.2 有关我国股东除名制度具体问题的厘定第38-39页
        4.3.3 股东除名的适用条件第39-40页
        4.3.4 股东除名的适用程序第40页
    4.4 瑕疵出资股东受限权利的恢复第40-42页
结论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湘南学院辅导员队伍管理模式研究
下一篇:基于信息管理的军代表业务训练与考核系统项目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