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硅酸盐工业论文--陶瓷工业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原位合成棒状LaAl11O18对Al2O3陶瓷烧结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目录第5-7页
引言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8-18页
    1.1 氧化铝陶瓷的结构和基本性质第8-9页
    1.2 六铝酸镧的结构与基本性质第9-10页
    1.3 纳米材料第10-11页
        1.3.1 纳米材料的特性第10页
        1.3.2 纳米氧化铝粉体的应用第10-11页
    1.4 粉体的制备第11-13页
    1.5 材料的表征第13-15页
        1.5.1 材料粒度分析方法第13页
        1.5.2 物相分析方法第13-14页
        1.5.3 形貌分析方法第14页
        1.5.4 红外光谱分析第14-15页
    1.6 材料增强增韧机理第15-17页
    1.7 研究现状第17-18页
第二章 纯相LaAI?Oi8的制备及在AI2O3基体中的原位合成第18-26页
    2.1 实验目的第18页
    2.2 实验原料第18-19页
    2.3 主要实验仪器第19页
    2.4 实验步骤第19-20页
    2.5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第20-25页
        2.5.1 升温速率对制备纯相LaA_(11)O_(18)的影响第20-21页
        2.5.2 Al_2O_3含量对于消除LaAlO_3相的影响第21-22页
        2.5.3 在Al_2O_3基体中的原位合成LaAl_(11)O_(18)第22-23页
        2.5.4 纯相LaAl_(11)O_(18)粉体及LaAl_(11)O_(18)/Al_2O_3复合粉体粒度分布第23-24页
        2.5.5 纯相LaAl_(11)O_(18)粉体及LaAl_(11)O_(18)/Al_2O_3复合粉体的形貌分析第24-25页
    2.6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恒速升温烧结过程中La掺杂对Al_2O_3激活能的影响第26-34页
    3.1 实验目的第26页
    3.2 实验原料第26-27页
    3.3 主要实验仪器第27页
    3.4 实验步骤第27页
    3.5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第27-33页
        3.5.1 纯Al_2O_3的烧结曲线和相对密度第27-29页
        3.5.2 纯相Al_2O_3的烧结激活能第29-30页
        3.5.3 Al_2O_3/LaAl_(11)O_(18)的复合材料的烧结曲线和相对密度第30-31页
        3.5.4 Al_2O_3/LaAl_(11)O_(18)的复合材料的烧结激活能第31-32页
        3.5.5 烧结体的热膨胀行为第32-33页
    3.6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原位合成的棒状LaAl_(11)O_(18)对Al_2O_3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第34-43页
    4.1 实验目的第34页
    4.2 实验原料第34-35页
    4.3 主要实验仪器第35页
    4.4 实验步骤第35页
    4.5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第35-42页
        4.5.1 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第35-37页
        4.5.2 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第37-38页
        4.5.3 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第38-40页
        4.5.4 表面热腐蚀第40-41页
        4.5.5 La掺杂对Al_2O_3断裂模式的影响第41-42页
    4.6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PDMAEMA大分子的合成及其分形图案形态研究
下一篇:SNS约瑟夫森结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