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表达与社会责任--论大众传播背景下互联网的审美文化性
内容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三、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0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大众传播时代下的审美文化 | 第14-25页 |
第一节 后现代思潮影响下互联网文化的审美特性 | 第15-21页 |
(一) 消费文化影响下日常生活审美化 | 第17-18页 |
(二) 娱乐泛化时代审美的世俗化 | 第18-20页 |
(三) 价值碎片化 | 第20页 |
(四) 数字技术覆盖下的虚拟化自由 | 第20-21页 |
(五) 时尚化带来的快餐式的无根化 | 第21页 |
第二节 西方当代哲学对大众传播的反思 | 第21-25页 |
第二章 自由的审美性表达——互联网的现状特点分析 | 第25-45页 |
第一节 自由表达式的快感传播 | 第28-39页 |
(一) 传播者的自由化 | 第29-32页 |
(二) 传播状态的自由化 | 第32-35页 |
(三) 传播内容的自由化 | 第35-39页 |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人类生存境遇 | 第39-45页 |
(一) 海量信息的爆炸 | 第40-41页 |
(二) 个性化突显与价值多元化 | 第41-42页 |
(三) 人类生存境遇的转变 | 第42-44页 |
(四) 网络时代的身体变异 | 第44-45页 |
第三章 互联网的失序传播冲动与规范危机 | 第45-60页 |
第一节 互联网传播的虚无化失序现状 | 第45-55页 |
(一) 互联网文化的泛娱乐化 | 第46-50页 |
(二) 网络伦理道德的混乱 | 第50-53页 |
(三) 公信力的弱化趋向 | 第53-55页 |
第二节 失序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55-57页 |
第三节 失序压力的挑战与规范难题 | 第57-60页 |
第四章 审美文化防护上的积极意义 | 第60-68页 |
第一节 媒介生态学视阈下的互联网文化 | 第61-63页 |
第二节 建立网络传播伦理道德的可能性探析 | 第63-65页 |
第三节 中国古典美学的现代激活 | 第65-68页 |
结论 | 第68-71页 |
附表一 | 第71-7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后记 | 第76-77页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