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龙头企业的内涵及特征 | 第11页 |
·评价的概念 | 第11页 |
·企业绩效的概念 | 第11-12页 |
·企业绩效评价的涵义 | 第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国内外绩效评价研究发展概述 | 第12-13页 |
·国内对龙头企业相关实证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述 | 第15页 |
·研究目标、思路及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17页 |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2 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8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8-19页 |
·权变管理理论 | 第19页 |
·评述 | 第19页 |
3 龙头企业发展现状 | 第19-25页 |
·国内龙头企业发展现状 | 第19-20页 |
·省内龙头企业发展现状 | 第20页 |
·成都市龙头企业发展现状 | 第20-25页 |
·成都市龙头企业总体发展情况 | 第20-21页 |
·成都市龙头企业特征总结 | 第21-22页 |
·成都市龙头企业发展局限 | 第22-25页 |
4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研究方法选择 | 第25-32页 |
·国内外主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 第25-26页 |
·沃尔综合评分指标体系 | 第25页 |
·杜邦财务比率考核指标体系 | 第25页 |
·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 | 第25-26页 |
·EVA经济增加值指标体系 | 第26页 |
·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26页 |
·评述 | 第26页 |
·龙头企业绩效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6-30页 |
·综合绩效指标体系 | 第27-28页 |
·社会绩效指标体系 | 第28-30页 |
·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方法选择 | 第30-32页 |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第30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30-31页 |
·数据包络分析 | 第31页 |
·因子分析法 | 第31页 |
·述评 | 第31-32页 |
5 成都市龙头企业绩效评价 | 第32-50页 |
·模型介绍及数据来源 | 第32-34页 |
·模型介绍 | 第32-33页 |
·实证分析对象的选取 | 第33-34页 |
·数据来源 | 第34页 |
·成都市龙头企业统计分析 | 第34-36页 |
·企业规模统计分析 | 第35页 |
·企业盈利能力统计分析 | 第35-36页 |
·企业的运营情况统计分析 | 第36页 |
·企业的偿债能力统计分析 | 第36页 |
·成都市龙头企业绩效计量分析 | 第36-50页 |
·成都市龙头企业绩效综合分析 | 第36-41页 |
·成都市龙头企业绩效比较分析 | 第41-50页 |
6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50-53页 |
·研究结论 | 第50页 |
·政策建议 | 第50-53页 |
·完善龙头企业的上游产业链 | 第50-51页 |
·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 | 第51页 |
·加大对综合绩效靠前龙头企业的"短板"上的资金扶持力度 | 第51-52页 |
·政府扶持龙头企业力度应与"三农"贡献指标成正比 | 第52页 |
·政府扶持龙头企业应按综合绩效类别制定不同的政策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