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政策的支持与推动 | 第10-11页 |
1.1.2 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 | 第11页 |
1.1.3 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1.2.1 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创新 | 第12页 |
1.2.2 指导农村职业教育联合体有效运行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1 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有关研究 | 第12-13页 |
1.3.2 农村职业教育联合办学的有关研究 | 第13-14页 |
1.3.3 农村职业教育联合体的有关研究 | 第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1 文献法 | 第14页 |
1.4.2 调查研究法 | 第14页 |
1.4.3 比较研究法 | 第14页 |
1.4.4 经验总结法 | 第14-15页 |
1.5 研究主要内容、研究视角和思路 | 第15-16页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页 |
1.5.2 研究的视角和思路 | 第15-16页 |
2 农村职业教育联合体概述 | 第16-24页 |
2.1 农村职业教育联合体的基本内涵 | 第16页 |
2.1.1 农村职业教育 | 第16页 |
2.1.2 职业教育联合体 | 第16页 |
2.1.3 农村职业教育联合体 | 第16页 |
2.2 影响农村职业教育联合体的因素 | 第16-18页 |
2.2.1 政府重视程度 | 第16-17页 |
2.2.2 区域经济水平 | 第17页 |
2.2.3 学校办学条件 | 第17页 |
2.2.4 社会参与程度 | 第17-18页 |
2.3 建立农村职业教育联合体的原则 | 第18-19页 |
2.3.1 适应性原则 | 第18页 |
2.3.2 多样性原则 | 第18页 |
2.3.3 开放性原则 | 第18-19页 |
2.3.4 利益性原则 | 第19页 |
2.4 农村职业教育联合体的特点 | 第19-20页 |
2.4.1 适应性强 | 第19页 |
2.4.2 多样化 | 第19页 |
2.4.3 具有开放性 | 第19页 |
2.4.4 讲求效益 | 第19-20页 |
2.5 农村职业教育联合体的意义 | 第20页 |
2.5.1 破解中等职业教育招生难的困局 | 第20页 |
2.5.2 形成职业教育与生产的无缝对接 | 第20页 |
2.5.3 全面提升农村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 第20页 |
2.6 农村职业教育联合体的主要形式 | 第20-22页 |
2.6.1 职教中心与村委会联合体 | 第20-21页 |
2.6.2 职教中心与农业生产合作社联合体 | 第21页 |
2.6.3 职教中心与农村成人学校联合体 | 第21-22页 |
2.7 农村职业教育联合体的组织与管理 | 第22-24页 |
2.7.1 任务 | 第22页 |
2.7.2 组织结构 | 第22-23页 |
2.7.3 管理体制 | 第23页 |
2.7.4 内部关系 | 第23-24页 |
3 实施农村职业教育联合体办学的案例分析 | 第24-37页 |
3.1 邢台农校(与村委会构成联合体) | 第24-28页 |
3.1.1 实施背景 | 第24页 |
3.1.2 基本情况 | 第24页 |
3.1.3 主要做法 | 第24-26页 |
3.1.4 实施成效 | 第26-28页 |
3.2 迁安职教中心(与农业生产合作社构成联合体) | 第28-32页 |
3.2.1 基本情况 | 第28-29页 |
3.2.2 主要做法 | 第29-31页 |
3.2.3 实施成效 | 第31-32页 |
3.3 丰润综合职教中心(与农村成人学校构成联合体) | 第32-37页 |
3.3.1 基本情况 | 第32-33页 |
3.3.2 主要做法 | 第33-34页 |
3.3.3 实施成效 | 第34-37页 |
4 实施农村职业教育联合体办学的经验、问题及对策 | 第37-46页 |
4.1 实施农村职业教育联合体办学的主要经验 | 第37-40页 |
4.1.1 联合体构建了学校、地方政府、企业统筹合作的办学机制 | 第37页 |
4.1.2 联合体推动致富技术和农业科技在农村的推广 | 第37-39页 |
4.1.3 联合体紧贴“三农”办教育 | 第39页 |
4.1.4 联合体实现了多方共赢 | 第39-40页 |
4.2 存在的问题 | 第40-42页 |
4.2.1 联合体主要参与单位的积极性不高 | 第40页 |
4.2.2 联合体中受教育者的现实需求不足 | 第40-41页 |
4.2.3 联合体实施教育的内容有限 | 第41页 |
4.2.4 学员、资金等方面的管理上存在漏洞 | 第41-42页 |
4.3 实施农村职业教育联合体办学建议 | 第42-46页 |
4.3.1 加强领导 | 第42-43页 |
4.3.2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 第43页 |
4.3.3 加强教学管理,保证教育质量 | 第43-44页 |
4.3.4 培养现代职业农民,实施开放式的办学 | 第44-45页 |
4.3.5 联合体要联合多方力量积极参与办学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 | 第50-54页 |
后记 | 第54-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