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

城市低碳生态交通系统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目录第4-6页
Contents第6-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问题提出第13-14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页
    1.4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5 研究技术路线第15-17页
第二章 研究综述第17-27页
    2.1 评价指标研究第17-22页
        2.1.1 国外研究第17-19页
        2.1.2 国内研究第19-22页
    2.2 评价方法研究第22-26页
        2.2.1 国外研究第22-24页
        2.2.2 国内研究第24-26页
    2.3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低碳生态型城市和低碳生态型交通系统第27-44页
    3.1 低碳生态城市的定义及特征第27-32页
    3.2 城市低碳生态型交通系统第32-44页
        3.2.1 城市交通系统及其构成第32-36页
        3.2.2 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第36-39页
        3.2.3 低碳生态型交通系统及其发展策略第39-44页
第四章 城市低碳生态型交通系统评价体系第44-52页
    4.1 低碳生态交通系统评价主要内容第44-46页
    4.2 城市低碳生态型交通系统评价体系第46-50页
        4.2.1 评价体系的构建第46-47页
        4.2.2 评价指标的选取第47-50页
    4.3 评价方法第50-52页
        4.3.1 评价流程第50-51页
        4.3.2 综合评价依据第51-52页
第五章 城市交通系统评价指标量化第52-63页
    5.1 交通对象评价指标第52-55页
    5.2 交通工具评价指标第55-58页
    5.3 交通网络评价指标第58-61页
    5.4 交通环境评价指标第61-63页
第六章 城市交通系统评价方法研究第63-71页
    6.1 AHP法---主管赋权第63-64页
    6.2 变异系数法---客观赋权第64-65页
    6.3 综合集成赋权法第65页
    6.4 评价软件设计第65-71页
        6.4.1 软件主界面第66页
        6.4.2 单项指标评分界面第66-67页
        6.4.3 主观赋权界面第67-68页
        6.4.4 客观赋权界面第68-69页
        6.4.5 综合评价界面第69-71页
第七章 实例研究第71-78页
    7.1 数据整理第71-72页
    7.2 指数计算第72-74页
    7.3 评价结果第74-78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78-80页
    8.1 结论第78-79页
    8.2 展望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5页
附录:相关程序第85-96页
    Ⅰ 单指标评分界面第85-88页
    Ⅱ 主观赋权界面第88-93页
    Ⅲ 客观赋权界面第93-96页
致谢第96-9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97-98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网络剧的内容生产与传播机制研究
下一篇: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