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中学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研究概述 | 第10-2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艾滋病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危害 | 第10-11页 |
·中学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 第11-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中学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12-20页 |
·精神分析理论 | 第12-13页 |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第13页 |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13-14页 |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第14页 |
·学校健康教育 | 第14-16页 |
·STS 教育 | 第16-17页 |
·生命教育 | 第17-18页 |
·生活技能教育 | 第18-20页 |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二章 中学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分析 | 第21-37页 |
·国外中学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 | 第21-29页 |
·英国 | 第21-23页 |
·荷兰 | 第23-24页 |
·美国 | 第24-27页 |
·缅甸 | 第27页 |
·泰国 | 第27页 |
·国外中学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特点分析 | 第27-29页 |
·我国中学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 | 第29-37页 |
·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现状 | 第29-30页 |
·我国中学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概况 | 第30-34页 |
·以往研究中暴露出的问题 | 第34-37页 |
第三章 上海部分中学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调查与分析 | 第37-52页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37-38页 |
·研究对象 | 第37-38页 |
·调查方法 | 第38页 |
·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第38-48页 |
·学生调查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 第38-46页 |
·教师调查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 第46-48页 |
·访谈的结果与分析 | 第48-50页 |
·校方对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态度 | 第48页 |
·教师教学内容的设计及实施 | 第48-49页 |
·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所占课时 | 第49-50页 |
·调查反映出的问题 | 第50-52页 |
·学校不够重视 | 第50页 |
·教学质量无保障 | 第50-52页 |
第四章 中学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对策 | 第52-65页 |
·提高认识,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领导 | 第52页 |
·加强、落实师资队伍建设 | 第52-55页 |
·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 | 第53-54页 |
·对师范生的普及教育 | 第54页 |
·设立健康教育专业 | 第54-55页 |
·加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 第55页 |
·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 | 第55页 |
·全方位开发教学资源 | 第55-56页 |
·多方合作教学,建立健康教育教研制度 | 第56-57页 |
·加强社会、学校、家庭联系(三位一体) | 第57-59页 |
·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开展教育 | 第59-62页 |
·多种形式穿插进行 | 第59-60页 |
·多种方法结合提高参与性 | 第60-62页 |
·切勿忽视情感、技能教育 | 第62-63页 |
·考虑在18 岁毕业生中教授安全套的正确使用 | 第63-65页 |
第五章 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反思 | 第65-67页 |
·根据国情、地区、学校特点开展教育活动 | 第65页 |
·提高认识,学校教师全员参与 | 第65页 |
·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创新教育形式 | 第65-66页 |
·注重健康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附录 | 第71-76页 |
附录一 | 第71-73页 |
附录二 | 第73-75页 |
附录三 | 第75-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