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51页 |
1.1 超疏水材料研究 | 第8-30页 |
1.1.1 材料表面浸润性的基础概念及研究方法简介 | 第8-11页 |
1.1.2 自然界中的超疏水现象 | 第11-16页 |
1.1.3 超疏水仿生表面微纳米结构的制备 | 第16-25页 |
1.1.4 超疏水表面的应用 | 第25-30页 |
1.2 拉曼光谱简介 | 第30-44页 |
1.2.1 拉曼散射 | 第30-31页 |
1.2.2 共振拉曼散射(Resonance Raman Scattering,RRS) | 第31页 |
1.2.3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 | 第31-44页 |
1.3 超疏水基底在SERS检测中的应用现状 | 第44-49页 |
1.3.1 基于天然超疏水表面的SERS检测研究 | 第44-46页 |
1.3.2 超疏水SERS活性基底的制备及应用 | 第46-49页 |
1.4 本文的选题思路与主要工作 | 第49-51页 |
第二章 仿生超疏水基底的制备、表征及其改性研究 | 第51-70页 |
2.1 前言 | 第51页 |
2.2 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51-52页 |
2.3 测试仪器 | 第52页 |
2.4 Zn/Ag超疏水基底的制备及表征 | 第52-62页 |
2.4.1 Zn/Ag超疏水基底的制备 | 第52-53页 |
2.4.2 不同浸泡时间所制备的Zn/Ag基底的制备 | 第53页 |
2.4.3 超疏水Zn/Ag表面性质的表征 | 第53-56页 |
2.4.4 置换时间对于表面形貌及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第56-59页 |
2.4.5 Zn片表面Ag纳米粒子生长状态的光谱表征及其SERS活性的研究 | 第59-62页 |
2.5 仿酶超疏水基底的制备及其表征 | 第62-65页 |
2.5.1 Cu/Ag超疏水基底的制备 | 第62页 |
2.5.2 Cu/Au复合物阵列在Cu/Ag超疏水表面的集成 | 第62页 |
2.5.3 Cu/Ag超疏水表面的表征 | 第62-64页 |
2.5.4 Cu/Au复合物阵列在Cu/Ag超疏水基底表面的集成及表征 | 第64-65页 |
2.6 仿生SERS活性检测芯片的制备及其表征 | 第65-69页 |
2.6.1 Cu片超疏水表面的制备 | 第65-66页 |
2.6.2 Cu超疏水基底的表征 | 第66-67页 |
2.6.3 Ag纳米粒子在Cu超疏水表面的集成 | 第67页 |
2.6.4 Cu超疏水表面集成Ag纳米粒子阵列的表征 | 第67-68页 |
2.6.5 Ag纳米粒子阵列的SERS活性表征 | 第68-69页 |
2.7 小结 | 第69-70页 |
第三章 Zn/Ag超疏水基底在SERS检测中的研究 | 第70-87页 |
3.1 前言 | 第70-71页 |
3.2 超疏水表面用于金属离子检测 | 第71-81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71页 |
3.2.2 使用仪器及样品采集 | 第71页 |
3.2.3 Zincon以及Zincon-M~(2+)的拉曼光谱研究 | 第71-73页 |
3.2.4 基于共振拉曼光谱法的Cu~(2+)定量分析 | 第73-81页 |
3.3 基于Zn/Ag超疏水基底表面液滴动态SERS分析 | 第81-85页 |
3.3.1 实验试剂 | 第81页 |
3.3.2 样品准备及测试 | 第81-82页 |
3.3.3 基于超疏水表面的动态SERS光谱采集 | 第82-8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第四章 仿酶超疏水SERS基底用于H_2O_2的定量分析 | 第87-102页 |
4.1 前言 | 第87-88页 |
4.2 实验试剂及操作 | 第88-89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88页 |
4.2.2 金溶胶的制备 | 第88页 |
4.2.3 测试仪器 | 第88-89页 |
4.3 Cu/Au复合材料模拟辣根过氧化物酶性质研究 | 第89-93页 |
4.4 H_2O_2定量分析研究 | 第93-100页 |
4.4.1 样品准备 | 第93页 |
4.4.2 OPD分子及其氧化产物的SERS光谱的探究 | 第93-97页 |
4.4.3 H_2O_2浓度依赖的SERS光谱采集及其定量分析 | 第97-100页 |
4.4.4 血清中H_2O_2含量的检测 | 第100页 |
4.5 小结 | 第100-102页 |
第五章 仿酶超疏水基底检测中共振拉曼光谱的调控及H_2O_2分析检测应用 | 第102-115页 |
5.1 引言 | 第102-103页 |
5.2 实验试剂及操作 | 第103-104页 |
5.3 催化反应紫外光谱表征探究 | 第104-107页 |
5.3.1 胶体二氧化钛的表征及修饰 | 第104-105页 |
5.3.2 紫外光谱表征 | 第105-107页 |
5.4 基于共振拉曼光谱的H_2O_2定量分析研究 | 第107-113页 |
5.4.1 拉曼光谱激发波长的选择及催化反应产物拉曼光谱的研究 | 第107-108页 |
5.4.2 5-Asa与Ti O2配比条件优化 | 第108-109页 |
5.4.3 催化反应时间条件优化 | 第109-110页 |
5.4.4 电荷转移机理探究 | 第110-112页 |
5.4.5 H_2O_2定量分析检测 | 第112-113页 |
5.5 小结 | 第113-115页 |
第六章 仿生SERS葡萄糖检测芯片用于葡萄糖定量分析 | 第115-128页 |
6.1 引言 | 第115-116页 |
6.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116页 |
6.3 葡萄糖检测芯片的制备及光谱表征 | 第116-118页 |
6.3.1 葡萄糖氧化酶在SERS芯片上的组装 | 第116-117页 |
6.3.2 4-MBA分子SERS光谱的探究 | 第117-118页 |
6.4 葡萄糖定量分析 | 第118-127页 |
6.4.1 检测芯片对葡萄糖响应机理的探究 | 第118-122页 |
6.4.2 反应体系pH值影响及光谱重复性探究 | 第122-123页 |
6.4.3 葡萄糖响应重复性探究 | 第123-124页 |
6.4.4 葡萄糖定量分析 | 第124-127页 |
6.5 小结 | 第127-128页 |
结论 | 第128-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42页 |
中文摘要 | 第142-145页 |
Abstract | 第145-147页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48-150页 |
致谢 | 第150-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