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Au基复合纳米催化剂的性能及其SERS原位监测催化过程的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8页
    1.1 Au纳米材料的简介第14页
    1.2 Au基纳米复合材料在催化方面的研究第14-18页
        1.2.1 Au纳米复合材料在催化方面的研究第14-16页
        1.2.2 Au/TiO_2光催化剂第16-18页
    1.3 催化剂监测第18-27页
        1.3.1 催化监测手段第19-20页
        1.3.2 SERS手段监测催化反应第20-22页
        1.3.3 Raman基底研究第22-25页
        1.3.4 SERS技术的其他用途第25-27页
    1.4 本论文研究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27-28页
    参考文献第28-38页
第二章 磁性可循环再利用的多刺型等离子体纳米复合催化剂第38-52页
    2.1 引言第38-39页
    2.2 实验部分第39-40页
        2.2.1 实验原料和实验试剂第39-40页
        2.2.2 合成PEI包裹的Fe_3O_4纳米颗粒第40页
        2.2.3 制备4nm金纳米颗粒第40页
        2.2.4 制备多刺形磁性等离子体纳米复合材料第40页
        2.2.5 材料表征第40页
    2.3 结果和讨论第40-49页
    2.4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第三章 空心介孔三明治结构TiO_2-Au-TiO_2的光催化活性研究第52-72页
    3.1 引言第52-53页
    3.2 实验部分第53-56页
        3.2.1 实验原料和试剂第53-54页
        3.2.2 制备单分散的酚醛树脂纳米球(RF)第54页
        3.2.3 制备RF-TiO_2(RF)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第54页
        3.2.4 制备RF-TiO_2-Au(RTA)纳米复合物第54-55页
        3.2.5 制备RF-TiO_2-Au-TiO_2(RTAT)纳米复合物第55页
        3.2.6 制备空心介孔三明治结构TiO_2-Au-TiO_2(MHTAT)纳米复合材料第55页
        3.2.7 光催化活性测试第55页
        3.2.8 材料表征第55-56页
    3.3 结果和讨论第56-67页
    3.4 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第四章 Fe_3O_4@Au@Ag纳米片构建3D磁性等离子体链用于原位SERS探测催化反应第72-92页
    4.1 引言第72-73页
    4.2 实验部分第73-75页
        4.2.1 实验原料和试剂第73-74页
        4.2.2 制备Fe_3O_4@Au@Ag NAMPCs的实验步骤第74页
        4.2.3 催化反应第74页
        4.2.4 材料表征第74-75页
    4.3 结果和讨论第75-86页
        4.3.1 制备Fe_3O_4@Au@Ag NAMPCs过程的讨论第75-79页
        4.3.2 SERS性能第79-82页
        4.3.3 4-NTP转化为DMAB的催化研究第82-86页
    4.4 本章小结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2页
第五章 SiO_2@Au纳米颗粒作为SERS基底用于监测4-NTP的催化还原反应动力学第92-102页
    5.1 引言第92-93页
    5.2 实验部分第93-94页
        5.2.1 实验原料和实验试剂第93页
        5.2.2 制备SiO_2小球第93-94页
        5.2.3 种子的配比第94页
        5.2.4 制备生长液第94页
        5.2.5 制备SiO_2@Au纳米颗粒第94页
        5.2.6 材料表征第94页
    5.3 结果和讨论第94-99页
    5.4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2页
第六章 磁场诱导Fe_3O_4@Au组装于毛细管中用于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第102-116页
    6.1 引言第102-103页
    6.2 实验部分第103-105页
        6.2.1 实验原料和试剂第103-104页
        6.2.2 制备Fe_3O_4纳米颗粒第104页
        6.2.3 制备Fe_3O_4@Au纳米颗粒第104页
        6.2.4 制备Fe_3O_4@Au纳米星第104页
        6.2.5 材料的表征第104-105页
    6.3 结果和讨论第105-111页
    6.4 结论第111-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6页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第116-118页
    7.1 研究工作的总结第116-117页
    7.2 展望第117-118页
致谢第118-120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离子穿梭”型离子膜制备及传导性能研究
下一篇:二氧化钒钠米带的关联电子态调控及其外场响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