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部分 B型流感病毒诱发天然免疫应答的机制研究 | 第13-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7页 |
1.1 引言 | 第17页 |
1.2 天然免疫 | 第17-19页 |
1.3 RLR信号通路 | 第19-22页 |
1.4 泛素化修饰与天然免疫 | 第22-24页 |
1.5 B型流感病毒与天然免疫通路研究进展 | 第24-27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7-4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7-29页 |
2.1.1 菌株、细胞和病毒 | 第27页 |
2.1.2 质粒 | 第27页 |
2.1.3 引物 | 第27-28页 |
2.1.4 试剂 | 第28-29页 |
2.1.5 实验仪器 | 第2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9-41页 |
2.2.1 细胞培养及传代 | 第29页 |
2.2.2 病毒感染 | 第29-30页 |
2.2.3 Real-time PCR | 第30-31页 |
2.2.4 Luciferase实验 | 第31-32页 |
2.2.5 ELISA实验 | 第32-33页 |
2.2.6 免疫沉淀 | 第33-34页 |
2.2.7 GST Pull-down实验 | 第34-35页 |
2.2.8 间接免疫荧光 | 第35-36页 |
2.2.9 线粒体分离实验 | 第36-37页 |
2.2.10 NS1-B截短体构建 | 第37-38页 |
2.2.11 RNA-Seq样本制备 | 第38-41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41-64页 |
3.1 B型流感病毒抑制细胞对A型流感病毒的再感染 | 第41-42页 |
3.2 RNA-Seq检测B型流感病毒感染后细胞内mRNA转录组学变化 | 第42-46页 |
3.3 B型流感病毒在感染早期强烈激活细胞因子应答 | 第46-48页 |
3.4 B型流感病毒在感染早期诱导RIG-I的表达 | 第48-49页 |
3.5 B型流感病毒在感染早期激活NF-κB和ISRE启动子活性 | 第49-50页 |
3.6 RIG-I介导B型流感病毒刺激后转录因子的激活 | 第50-51页 |
3.7 RIG-I介导B型流感病毒刺激后细胞因子的产生 | 第51-53页 |
3.8 B型流感病毒感染促进RIG-I和TRIM25的线粒体定位 | 第53-54页 |
3.9 B型流感病毒在感染早期激活RIG-I的K63连接的泛素化修饰 | 第54-56页 |
3.10 TRIM25与NS1-B存在共定位 | 第56-57页 |
3.11 NS1-B与TRIM25结合,但不与RIG-I结合 | 第57-59页 |
3.12 NS1-B通过N端RBD结构域与TRIM25结合 | 第59-60页 |
3.13 TRIM25与NS1-B的结合抑制了NS1-BC端TED的功能 | 第60-64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64-6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6-67页 |
第二部分 M1蛋白核质穿梭对于病毒复制的调控机制研究 | 第67-1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85页 |
1.1 引言 | 第71-72页 |
1.2 B型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 | 第72-73页 |
1.3 B型流感病毒颗粒特征 | 第73-76页 |
1.4 B型流感病毒的复制特征 | 第76-78页 |
1.5 蛋白核质穿梭机制研究 | 第78-79页 |
1.6 磷酸化修饰研究进展 | 第79-83页 |
1.7 B型流感病毒M1蛋白及其磷酸化研究进展 | 第83-85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85-9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85-86页 |
2.1.1 菌株、细胞和病毒 | 第85页 |
2.1.2 质粒 | 第85页 |
2.1.3 引物 | 第85-86页 |
2.1.4 抗体及其它试剂 | 第86页 |
2.1.5 实验仪器 | 第8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86-95页 |
2.2.1 细胞培养及传代 | 第86-87页 |
2.2.2 B型流感病毒增殖 | 第87页 |
2.2.3 B型流感病毒滴度测定 | 第87-88页 |
2.2.4 B型流感病毒感染 | 第88页 |
2.2.5 SDS-PAGE胶的配置 | 第88-90页 |
2.2.6 Phos-tag分离磷酸化BM1蛋白及质谱鉴定 | 第90-91页 |
2.2.7 考马斯亮蓝染色 | 第91页 |
2.2.8 考染后银染 | 第91页 |
2.2.9 免疫沉淀 | 第91-92页 |
2.2.10 荧光定位 | 第92-93页 |
2.2.11 GST Pull-down实验 | 第93-94页 |
2.2.12 反向遗传实验 | 第94-95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95-114页 |
3.1 BM1蛋白在病毒感染过程中进行核质穿梭 | 第95-96页 |
3.2 BM1含有两个CRM1依赖的NES和一个双侧NLS | 第96-99页 |
3.3 NES1和NES2介导BM1蛋白的核输出 | 第99-101页 |
3.4 BM1的入核依赖于NLS1 | 第101-103页 |
3.5 BM1蛋白存在磷酸化修饰 | 第103-104页 |
3.6 BM1蛋白磷酸化位点鉴定 | 第104-107页 |
3.7 T80和S84位点的磷酸化与NLS功能相关 | 第107-108页 |
3.8 T80A/S84A突变不影响NLS在BM1蛋白中的入核作用 | 第108-110页 |
3.9 磷酸化T80/S84影响BM1与importin α1的结合 | 第110-112页 |
3.10 NES、NLS和磷酸化位点对B型流感病毒包装的影响 | 第112-114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114-11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9页 |
致谢 | 第129-131页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