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2.1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2.2 国内外旅游集聚发展研究进展 | 第16页 |
1.2.3 乡村旅游集聚区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第17-19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第19-28页 |
2.1 乡村旅游基本理论 | 第19-20页 |
2.1.1 乡村旅游内涵 | 第19页 |
2.1.2 乡村旅游特征 | 第19-20页 |
2.2 产业集聚理论 | 第20-22页 |
2.2.1 产业集聚基本内容 | 第20-21页 |
2.2.2 乡村旅游集聚发展要求 | 第21-22页 |
2.3 乡村旅游集聚区基本理论 | 第22-27页 |
2.3.1 旅游集聚区内涵 | 第22-23页 |
2.3.2 乡村旅游集聚区内涵 | 第23-25页 |
2.3.3 乡村旅游集聚区特征 | 第25-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苏南乡村旅游集聚发展分析 | 第28-37页 |
3.1 苏南乡村旅游发展状况 | 第28-30页 |
3.2 苏南乡村旅游集聚发展 | 第30-34页 |
3.2.1 集聚分析方法 | 第30页 |
3.2.2 分析数据来源 | 第30-31页 |
3.2.3 集聚分析结果 | 第31-34页 |
3.3 苏南典型乡村旅游集聚区概况:南京高淳“国际慢城” | 第34-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高淳“国际慢城”乡村旅游集聚区发展演化分析 | 第37-45页 |
4.1 案例地发展演化分析:从发展历程的时间节点入手 | 第37-40页 |
4.1.1 案例地发展演化梳理 | 第37-38页 |
4.1.2 案例地发展阶段划分 | 第38-40页 |
4.2 案例地演化路径提炼:从产业融合与多元业态入手 | 第40-44页 |
4.2.1 理论基础: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第40-42页 |
4.2.2 案例地演化路径 | 第42-4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高淳“国际慢城”乡村旅游集聚区空间成长分析 | 第45-50页 |
5.1 案例地集聚空间演化机制 | 第45-46页 |
5.2 案例地集聚演化空间成长路径 | 第46-49页 |
5.2.1 理论基础:“斑块—廊道—基质”模型 | 第46-47页 |
5.2.2 案例地成长路径的空间映射 | 第47-4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6章 高淳“国际慢城”乡村旅游集聚区发展经验启示与优化对策 | 第50-53页 |
6.1 经验启示 | 第50-51页 |
6.2 优化对策 | 第51-53页 |
第7章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