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青少年论文

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1页
第1章 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概述第11-17页
    1.1 前科消灭制度的内涵第11-14页
        1.1.1 前科消灭制度的概念第11-12页
        1.1.2 前科消灭制度的价值第12-13页
        1.1.3 前科消灭的法律后果第13-14页
    1.2 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价值分析第14-17页
        1.2.1 有利于未成年犯罪人复归社会第14-15页
        1.2.2 有利于未成年犯罪人人权保障第15页
        1.2.3 有利于社会稳定第15-17页
第2章 我国未成年人前科处置制度的立法规定评述第17-25页
    2.1 我国的前科报告制度立法规定及不足第17-19页
        2.1.1 未区别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与社会危害性第17-18页
        2.1.2 未细化前科报告义务主体的年龄第18-19页
        2.1.3 未根据改造表现免除前科报告义务第19页
    2.2 现行未成年人前科封存制度及其缺陷第19-25页
        2.2.1 对封存机构规定不明晰第20-21页
        2.2.2 未明确封存下达形式第21页
        2.2.3 封存运行程序规定阙如第21-22页
        2.2.4 封存的法律后果模糊第22-23页
        2.2.5 缺乏封存监管体制及责任追究机制第23-25页
第3章 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境外立法比较第25-31页
    3.1 域外国家和地区立法例第25-28页
        3.1.1 大陆法系的立法例第25-27页
            3.1.1.1 德国立法第25-26页
            3.1.1.2 法国立法第26页
            3.1.1.3 日本立法第26-27页
        3.1.2 英美法系的立法例第27-28页
            3.1.2.1 英国立法第27页
            3.1.2.2 美国立法第27-28页
    3.2 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域外经验启示第28-31页
        3.2.1 前科消灭的制度内涵与适用范围第28页
        3.2.2 前科消灭的时间条件与实质条件第28-29页
        3.2.3 前科消灭的具体方式第29-31页
第4章 我国未成年人前科处置制度的立法建议第31-41页
    4.1 未成年人前科消灭的立法设计第31-36页
        4.1.1 条件第32-35页
        4.1.2 程序条件第35-36页
    4.2 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后的效果第36-37页
    4.3 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监督机制第37-38页
    4.4 建立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配套体系第38-41页
结语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致谢第45-46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媒体时代政府舆论引导问题研究
下一篇:乡村干部与公共利益--以小溪古村落旅游开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