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论中的证词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4页 |
(一)课题研究目的 | 第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2页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一、证词的研究背景 | 第14-24页 |
(一)证词问题的由来 | 第14-17页 |
1.葛梯尔问题对传统“知识”定义的怀疑 | 第14-15页 |
2.德性知识论对“知识”的补充 | 第15-16页 |
3.依靠个体的能力还是他人的证词 | 第16-17页 |
(二)传统哲学对证词的忽视 | 第17-19页 |
1.个人主义的传统 | 第17-18页 |
2.证词处于知识来源的次要地位 | 第18-19页 |
(三)三种证词观 | 第19-24页 |
1.科迪的证据观 | 第19-21页 |
2.弗里克的思想表达观 | 第21-22页 |
3.拉基的思想交流观 | 第22-24页 |
二、证词的辩护 | 第24-34页 |
(一)证词概念分析 | 第24-27页 |
1.知识的四个来源 | 第24-25页 |
2.证词与记忆的相似性 | 第25-26页 |
3.日常证词与法庭中的证言 | 第26-27页 |
(二)证词的还原论 | 第27-30页 |
1.休谟的还原论 | 第27-28页 |
2.还原论的修正 | 第28-29页 |
3.还原论的困境和出路 | 第29-30页 |
(三)证词的非还原论 | 第30-34页 |
1.里德的基础主义 | 第30-31页 |
2.伯格的接受原则 | 第31-32页 |
3.弗利的非自我主义 | 第32-34页 |
三、证词引发的认知分歧问题 | 第34-45页 |
(一)知识的传递 | 第34-37页 |
1.证词传递的条件 | 第34-35页 |
2.知识的传递还是信念的传递 | 第35-36页 |
3.偷听者问题 | 第36-37页 |
(二)外行与专家 | 第37-42页 |
1.专家证词与信任 | 第37-38页 |
2.外行的困境:盲目相信 | 第38-39页 |
3.外行抉择专家意见的依据 | 第39-42页 |
(三)同侪问题 | 第42-45页 |
1.同侪问题的表现 | 第42-43页 |
2.相信自己与相信他人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